6

2。4。1 芯片基本结构 6

2。4。2 AD9835封装及其引脚 7

3 硬件设计 10

3。1硬件设计总体内容 10

3。2 AD9835及其外围电路 10

3。2。1 AD9835基本应用电路 10

3。2。2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11

3。3 SPCE061A及其外围电路 14

3。3。1 SPCE061A主要特性 14

3。3。2 SPCE061A的基本结构 15

3。3。3 SPCE061A的最小系统 16

3。3。4 SPCE061A的开发方法 16

3。3。5 SPCE061A的封装及其引脚 17

3。3。6 外围电路连接 19

3。4 PCB板设计 20

4 软件设计 24

4。1 集成开发环境 IDE 2。0。0 24

4。2 软件总体流程 24

4。3 初始化模块 25

4。4 数据转换模块 26

4。5 写数据模块 27

5 调试与结果 30

5。1 硬件电路的调试 30

5。2 软件调试 30

5。3 调试结果分析 30

结  论 33

致  谢 34

参考文献 35

附录 调试过程图 37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为满足现代电子测量、调频通信、电子对抗等的需求,我们对信号源频率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通信,测控,雷达[1],现代化仪器仪表及电子对抗等领域中,信号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电子设备,是一种提供各类工作需求电信号的设备。信号源包括正弦波信号源、脉冲发生器、任意波形发生器、合成信号源、函数发生器等。它是电子测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系统的性能[2]。而信号源频率精度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振器输出信号频率的特性所决定。电子技术在发展,相应的信号源的性能就得跟上,现代电子技术对相位噪声、频率分辨率、转换时间、体积及功耗等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3-5]。

传统意义上的RC,LC振荡电路已无法满足高性能信号源的要求,然而频率合成技术的诞生解决了这一难题[6]。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irect Digital Synthesis, DDS)是一种新的全数字频率合成原理。这一技术在1971年由美国学者J。Tiercy,M。Rader和B。Gold等人首次提出[7]。DDS是一种以全数字的频率合成原理为基础,从相位出发直接合成波形的频率合成技术。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irect Digital Synthesis, DDS)的出现为进一步提升信号源的性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它有着输出波形灵活且相位连续、频率分辨率高、频率稳定度高、相位噪声低、频率转换速度快、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等优点[8]。在本课题中,所要研制的波形发生器主要是用于产生频率可变的正弦信号,作为驱动器为石英晶体微天平[9](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简称为QCM)传感器提供输入源。

上一篇:STM32基于WIFI通信的数字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
下一篇:Matlab离散时间网络化控制系统故障检测策略

基于TCP/IP技术的转向架振动测试系统设计

基于PM2.5浓度的健康出行路径规划及实现

基于涡旋电磁波的新型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基于相关滤波器的长期跟踪算法研究

基于ZigBee协议轨道交通环...

基于QT的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基于LBG算法的语音信号的矢量量化方法设计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