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规则偏好与履约规范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经济
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一门“非实验”的学科,一方面,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不能进行实验控制;另一方面,取决于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可复制性,经济学没有这个特性,而实验经济学同时具备这两个特性,因此也使得经济学可以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经济学实验主要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与现场实验,这两种实验的最大区别在于:实验室实验能够在实验主持人的控制下不受限制和被试接触,以此同时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观察和预测实验参与者的行为选择。在理论
研究
方面上,经济学实验数据在正常情况下会好于现场实验的数据。现场实验的数据由于通常是在不可重复的、很难控制的环境下获得的,不可控制性和观测的因素会对实验数据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个问题对于经济学研究来说更加明显:一方面,经济学家收集的实验数据通常是给政府或者企业提出政策建议的,并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收集和独立进行检验经济数据的成本较高。这两个原因决定了现场实验数据难以检验和难以保证数据准确性的特点。而实验室实验研究方法则与之恰好相反,它不仅具有允许重复性,而且费用相对较低,不仅能鼓励研究中更加积极的寻找所需要的数据,与此同时还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因为其他任何研究者都可以对其数据进行检验,这是一个基于实验室实验可重复性的优点。25249
实验经济学的实验“被试”的是真实的行为人(subjects),实验的对象是经济理论与人的行为,实验的基本工具是运用诱发价值技术模拟微观经济环境, 实验的目的是证实、证伪或发现新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个体信贷的履约行为,主要分析其特征和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心里与偏好。因此,为了更加定性定量的探究,此次研究课题的实验设计我们将从实验室实验出发。
论文网
2 社会偏好
伴随着行为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的不断发展,社会偏好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根据Kohler(2003)的论述,社会偏好概念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Veblen(1934)、Duesenberry(1949)、Leibenstein(1950)、Pollak(1976)等人的
文献
。Rabin(1993)开创性地构建了第一个基于动机公平的互利模型,这个模型被公认为是第一个建立在社会偏好理论上的经济学模型。另一位行为经济学家Camerer(1997)第一次
系统
性地提出了“社会偏好”这个概念。Fehr 和Schmidt(1999)、Bolton 和Ockenfels(2000)则将社会偏好理论和实验经济学结合起来,在经济模型中不断融入社会偏好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这也代表着社会偏好理论不断被经济学吸收,并且二者联系越来越紧密。尽管目前对社会偏好这一概念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但其表达的立场十分明确,即人们不仅关心自身的财产收益,同时也兼顾其他的因素,社会偏好是一般社会规范的内化形式,具体表现为经济活动中人们对他人利益的关注或对集体共同信念的自觉遵守,这是应用函数模型的一个重要纳入因素。在所有的社会偏好研究中,有三种社会偏好是研究的热点,它们分别是不平等厌恶、互惠和信任。不平等厌恶和互惠都可以归为交往中的个体对公平的关注。
1 互惠偏好理论
有关社会的经济活动的开展都是离不开参与者的合作的,只要涉及多方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关于参与人的对于公平、互惠等的社会偏好。为此,在博弈论的理论基础上,行为经济学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调查,Becker(1974),Arrow(1981),North(1990),Samuelson(1993)和Sen(1995)的研究先后表明,行为人通过关注他人福利的社会偏好有可能会对经济后果产生重要的影响。Fischbacher,Gachter ,Fehr(1997)和Fehr,Gachter(1999)所开展的公共品贡献情况的实验结果表明,假如在提供公共品的参与者中存在被例如公平偏好、互惠偏好等社会偏好这些内在动机引导的贡献者,那么就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因为这些具有公平偏好和互惠偏好的参与者会在这两个社会偏好的作用下自觉惩罚不合作的参与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个集体中的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水平。Meidingeretal(2001)采用单个委托人-多个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的重复实验的研究方法,验证了社会偏好对于团队合作的影响。实验表明,委托人如果做出公平的契约报价,那么将有助于整个团队之间的合作,而且这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搭便车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而在标准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的框架下,这种重复动态博弈因为没有对参与者的公平偏好和互惠偏好等社会偏好有足够清晰的认识以及重视,因而对于团队合作水平的提高没有影响。Fehr 和Fischbache(2002)认为,在传统经济学假设中,所有关于经济主体的假设片面的认为经济人只受到利益的驱动,而忽略了社会个体存在社会偏好,这就会导致我们对于物质激励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与事实的差距很大。Schmidt(2003)则认为:这种有关于关注他人福利的社会偏好是对传统经济学经济人自利假设偏离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基于这些客观存在的假设偏离,Camerer 和Thaler(1997),Camerer(2003)认为,应该把这些实验的结果作为研究基础,把行为经济学和行为博弈论的理论紧密联系起来,构建出新的理论模型,而这种模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公平、互惠等社会偏好加入到传统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比如将这些偏好加入到效用最大化分析的框架中。Englmaier(2004)、Itoh(2004)把这种理论完善为一个新的研究问题的理论即行为契约理论。根据行为经济学的假设,公平偏好和互惠偏好都是一种条件合作行为的选择倾向,这个选择倾向最重要的就是在于对对方的选择的判断,对友好的行为处以一定的回报,而对不善的行为处以一定的惩罚。在标准的行为博弈模型中,博弈方的最优反应函数是对另一方博弈者信念一阶函数或者是关于对方行为选择的函数,但是传统的博弈模型中没有用来描述意图的因素。Geanakoplos,Pearce 和Stacchetti(GPS,1989)最先构建了一个心理博弈模型,用此模型来研究参与者的意图会如果影响对博弈均衡的结果。在这个心理博弈模型中,博弈参与者的最优反应函数不仅取决于参与者自己的二阶信念,而且还取决于对方的战略选择,模型中的博弈参与者通过对自身的信念结构判断对方的意图来做出选择,进而产生相应反应战略。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离岸金融中心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下一篇:
委托贷款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文献综述
增值税与营业税文献综述
品牌溢价对顾客契合与品...
企业风险管理与公司绩效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微博传播与微博舆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农村居民社会参与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广告与消费的关系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组态王文献综述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紫陵阁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