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论赵本山小品的艺术审美特色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
赵本山喜剧
艺术
是赵本山所打造的独俱东北韵,关东风,深得观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赵本山喜剧艺术,包含了东北二人转、影视剧和小品等诸多艺术样式,既创造了通俗民间表演艺术的新高度,又把传统的东北传统文化以喜剧的方式呈现于大众眼前。在赵本山的喜剧成就中,小品无疑是其最得意之作,而且成为历届春晚万众瞩目的焦点。33559
赵本山小品使中国小品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那土生土长的淳朴语言,为大家带来了欢声笑语。赵本山小品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情节都会让人捧腹大笑。看赵本山的小品,就放佛置身于生活现场。符号化的赵氏农民形象,鲜活的小人物形象,准确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才造就了赵本山小品这种通俗的大美,使其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赵本山系列小品在逗乐和搞笑的背后,就像赵本山在访谈中提到,“调侃中要有东西,笑声中要有思想。”的确,赵本山系列小品以其娱乐化的语言风格和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娱乐观众,而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又引人深思,这三个显著的艺术特色使赵本山小品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功效。
论文网
一:关于赵本山系列小品
研究
的
现状
:
语言界有对赵本山小品语言的特点和策略进行了研究,学术界有从心理学,美学等方面对赵本山小品进行研究的,例如卜凡在《赵本山央视春晚小品的文
化学
和美学解读》中首先从地域文化角度阐释二人转和东北小品的关系,东北语言和东北小品的关系,然后以大众文化的表征和后现代大众文化的视觉转向为基础,结合赵氏小品的具体特点来说明赵氏小品盛行的原因。然后他又从美学视角对赵本山小品进行了深度解读,他认为赵本山小品中独特的审美形态集中体现为戏剧小品中的“丑”与荒诞,还有小品中的反讽、戏拟;他还认为赵本山小品的审美趣具有超个体特征。
李海英的《赵本山小品语言表达手段略述》从语音、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总结了赵本山小品所使用的三大语言手段。在语音方面,赵本山小品选用大量的熟语俗语,流行歌词以及社会人文典故,台词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在语义方面,赵本山小品具有变异语法搭配习惯,构成语义超常组合;在语用方面,赵本山小品调动具体的修辞手法,“混杂”言语的语体风格,形成语用和谐,主要方式是不同语体风格的词语重新整合,利用寻常词语艺术化,创造语用流行和多种词格的综合运用。
二、评价与启示
通过上述
文献
我们不难发现,赵本山小品具有多方面的艺术审美特色。不论是从文化学方面,还是从美学方面,或是从语言学方面,赵本山小品都有值得我们探究的特色,这些研究对赵本山小品的研究具有很好的意义,值得我们去参考借鉴,本文是在参考以上方面的基础上,综合赵本山系列小品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深层特点,从娱乐化的语言风格、雅俗共赏的艺术形象和耐人寻的主题思想等多方面对赵本山小品进行
系统
探究。
参考文献
:
[1]时胜勋.中国艺术话语[M].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15:52-53
[2]徐莹,傅宗洪.东北萨满文化的精神家园:以东北
文学
为例[J].现代语文,2006,(12).
[3]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4).
[4]童庆炳.文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4.
[5]向宇.表演的农民气质:赵本山神户的意识形态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02).
[6]华金余.赵树理与赵本山民间文化审美情趣比较[J].北京大学工业学报,2013,05.
[7]樊德三.试论文学的审美性[J].青海师专学报,1989,(03).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社会网络与居民参与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
下一篇:
河南罗山方言与普通话对比文献综述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及对营运资本文献综述
TBT贸易壁垒文献综述
批判性反思理论员工创新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众包模式及威客理论文献综述
网络大V舆论引导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微博传播与微博舆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网络舆论引导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组态王文献综述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紫陵阁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