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全球化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影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
系统
中发育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具有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随着全球
经济
一体化的加剧,中西方文化交流日渐广泛,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已传入中国并呈现出在几乎所有社会群体中扩散的趋势,而中国的传统节日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38148
面对这一
现状
,我国学者相继对其做了
研究
:
第一:上海政法学院的赵美玲和赵以保老师在《对“洋节”热的思考》 一文中,对西方节日的盛行形成了“洋节”热,从而对传统节日带来很大冲击的情况给予高度重视,从西方文化的传播与冲击,现代教育、媒体和
网络
的宣传,生活富足、大众娱乐和精神需求,商业炒作和物质利益的驱动,以及我国假日体系不健全的方面探讨了“洋节”热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第二:中国矿业大学的翟石磊从全球化角度研究中西方节日的文化冲突,进而上升到价值文度的层面,在文化价值文度视角下对中西方节日文化做出了比较,分析了全球化浪潮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现象,从中西节日文化冲突背后思考在社会中产生的身份焦虑,并提出研究策略,重点从青年群体的文化依附来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为国家软实力的发展添砖加瓦。
论文网
第三:中国传媒大学的耿波在《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与对策调查
报告
》 一文中,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职业人群的对象进行问卷投放,收集了大量一线数据,较为客观的将人们对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呈现出来。根据调查,人们对洋节的认知最先进入人们视野的全是欧美现代节日或宗教节日,大多数人都是受现代观念的引导来认识洋节的,人们对洋节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认同认可度较高,久而久之在国人潜在的观念中,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已无区别。一系列的调查情况反映出“洋节”现象的发生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欧美风雨”的文化冲击密切相关,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洋节多样的表现形式相比模式趋同的中国传统节日形式更受现代人的青睐,“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第四:延边大学的邵希芸也对中西方节日的融合与冲突做出相关研究,在其发表的文章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从中国传统节日与“洋节日”文化关系的认识中,提出了“洋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有效补充、“洋节日”是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载体和中西方节日文化融合等观点,从内在联系看外在冲突,探索如何以高度的自信对待“洋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参考
文献
[1]刘晨芳.当传统节日遭遇“洋节”[J].郑州市委校学报.2005(6):76-80.
[2]佟景洋.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J]时代人物.2008(11):168-169.
[3]赵美玲,赵以保.对“洋节”热的思考[J].当代社科视野.2008(06):38-41.
[4]翟石磊.价值文度与身份焦虑——中西节日文化冲突的跨文化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32-137.
[5]郝晓静.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6]陈兴来.从文化交流角度看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本土化”[J].现代视听.2012(11):13-18.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公司转型升级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下一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及对营运资本文献综述
品牌溢价对顾客契合与品...
不同词汇对初中生英文阅读文献综述
碳关税对出口影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比较优势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微博文化对大学生影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文献综述
紫陵阁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组态王文献综述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