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曹丕征役诗研究+文献综述(2)
《黎阳作》“据《武帝纪》、《文帝纪》载,唯是年大规模用兵于黎阳。故断其诗及《黎阳作》作于建安八年由邺附近至黎阳途中”[1]从这可知,《黎阳作》其一是在刚出发去黎阳的途中所写的。后四句中“载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时,唯天所赞”这两句,意即认为这次战争是义举,是救人民于苦难之中,会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上天帮助的,所以必能取胜。抱着这样的信念,显示了诗人自己昂扬的斗志,同时也激励了即将作战的将士们,给他们做了充足的思想鼓舞。总的来看,本首诗就属于征役诗中既是激励诗人自己,也是鼓舞将士们的积极向上的诗歌题材。《至广陵于马上作》这首诗,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黄初吹冰年(225)注引《吴录》载:“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有渡江之志......时大寒冰,舟不得入江.....遂归。”[2]这首诗主要写临江观兵,突出气势的雄壮,鼓舞人心,“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化用了《诗经•卫风•河广》中“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这一句,更是突出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虽然后面的诗句,与前面几句诗句不符,描写的是诗人对不战而能屈敌,并且能取胜的幻想,但从深处来看,那些幻想还是表达了诗人想要建立伟大功业的愿望,整首诗总体上显示了一种昂扬斗志的精神风貌。
(二)军威、军容的盛大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安稳、太平的二十一世纪,大多数的我们极少能亲历战场,战场上那种壮观又紧张的氛围,我们只能从荧屏上或者文学作品中看到,曹丕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和所观所感,给我们描述了战场上军队阵容的盛大和威武。曹丕的《黎阳作》(其三)“千骑随风靡”篇、《饮马长城窟行》以及《董逃行》便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品。
《黎阳作》(其三)篇描绘的军队,虽然经历了舟车劳顿、路途艰辛,却豪无疲惫劳累之感,反而是充满豪情壮志,英姿飒爽,呈现出一派兵强马壮的景象。比如诗中“金鼓震上下,干戚纷纵横。白旄若素霓,丹旗发朱光”,意思就是金鼓声震动天地,盾牌和斧头排列纵横。悬着的白旗好像素虹,红旗发着红光。整首诗集中描写场面的壮观,大气磅礴,让人印象深刻。
《饮马长城窟行》作于魏文帝时期黄初三年(225),“史载与此诗及《至广陵于马上作》、《杂诗》意切合,故认定诗作于黄初吹冰年。”[1]史书还记载此次战役是征伐吴国,本诗着重描写征吴的将士们的威武气势,其中“长戟十万队,幽冀百万弩”,从“十万、百万”这样的数字,便可想象军队备战前的盛况,人数、兵器众多,阵容相当庞大,意在突出军队的威武气势。《董逃行》据大部分史料考证,是一首有残脱的诗。虽然仅有两句诗,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军队的庞大,军威之盛。“师徒百万哗喧,戈矛若林成山,旌旗拂日蔽天”就是指数百万将士齐声喧哗,兵器密集成林举起像山,旗子能遮住天和太阳。这一句比较夸张的展现了军队将士、武器之多,正是征役诗中表现军威、军容盛大的题材。
(三)征途中的艰辛与痛苦
任何战争都充斥着苦难、艰辛、痛苦、生死别离,苦难与战争是共存的,诗人经常把自己的所见所感用文字记录下来,表达众人共同的心声。征途的艰辛与苦难,我们并未经历,但是曹丕却亲历战场,对征途当中的艰辛深有体会。在他的征役诗中,那些艰辛与苦难让我们读来感觉历历在目。他的《黎阳作》其二“殷殷其雷”和其四“奉辞罚罪遐征”篇以及《陌上桑》,都深刻地表现出征途中的艰辛与苦难。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谢灵运《维摩诘经十譬赞》八首诗研究
下一篇:
评苏童《黄雀记》+文献综述
信疑之间:苏轼道教“丹药”观念研究
孙中山自治思想及其实践...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煮熟与生玉米中主要水溶...
曼努埃尔一世对外政策研究
七堇年女性形象塑造的研究
HSK甲级大纲频度副词比较研究及偏误分析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