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刘熙载论《孟子》论辩艺术(5)
杨子拔一毛而利天下而不为,墨子利天下而无所不为,杨墨各执一端。孟子指出了杨、墨的错误,同时指出执著在一点上,就会损害正道,就会只抓住一点儿而废弃了其他的一切。从而可以明显得出,杨朱和墨子的主张观点都是片面的。而孟子指出的执中有权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考察的,无疑是正确的、全面的,具有辩证法的色彩。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推行仁政,因而,孟子善于发现别人的善行善念,并对其加以鼓励和引导,从而使人乐于从善,劝国君实行仁政。例如孟子在向齐宣王倡导仁政时,就巧妙地应用到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这一方法:
孟子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不识有诸?”“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6]
孟子首先复述了齐王以羊易牛的经过,并强调了齐王所说的话,我不忍心看见牛因害怕而发抖的样子,就好像它没有什么罪就要被处于死地一样,从而指出了齐王有“不忍”之心。接着又指出“是乃仁术也”,从而这话打动了齐王,使他高兴地说:“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齐宣王接着询问到:“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这里的“王”指的是王道,即孟子所宣传的仁政。由此可见,经过孟子的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激发了齐王的“不忍”之心,既而向齐王宣传仁政,使齐王接受孟子的思想主张。可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论辩方法。
比较同样是孟子在论辩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孟子注重通过比较来区别事物的异同,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区别。只有这样,孟子才能够使说理更加条理细密,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例如孟子在与国君的论辩中,往往会举出“君富”、“民苦”的事实,揭示出国君虐政下造成的残酷现实,从而达到劝说国君实施仁政的目的。孟子与梁惠王的论辩,就可以说明此点: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厮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6]
孟子在这段论辩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第一种是形式不同而性质相同事物的比较。以梃杀人、以刃杀人、以政杀人,这是三种不同形式的杀人行为,但它们杀人的性质是相同的,因而得出的结论是“无以异也”。另一种比较方法是形式和内容都不相同,而是相对情况的比照“庖有肥肉,厮有肥马”与“民有饥色,野有饿殍”,通过它们的比较,从而得出“此率兽而食人也”的结论,揭示出了这两种现象的因果关系。《书经•洪范》中说:“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为民父母”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也正是儒家所推崇的。孟子巧妙地拿“为民父母”与“率兽而食人”的结论进行比较,提高了说理的明辨性,也使得辩辞更具有说服力。
共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篇:
《百年孤独》中叙事技巧的运用
下一篇:
论《木兰诗》的民歌色彩
论现代企业秘书职业的女性化现象
论迟子建小说的创作风格转变一声遥远的呼唤
论新秘书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论秘书与强势领导相处的艺术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方方小说中的悲剧主义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