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刘熙载论《孟子》论辩艺术(7)
三、刘熙载论孟子的“集义养气”
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由此不难推出,“知言”和“善养浩然之气”正是孟子超越其他诸子的原因,也是孟子达到高超论辩艺术最为重要的原因。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提出,“集义养气,是孟子本领。不从事於此,而学孟子之文,得无象之然乎”。[2]刘熙载认为,孟子擅于通过集义养浩然之气,如果不能领会到孟子的这种浩然之气而学习孟子的文章,那么,其中的义理是玄微难测的。孟子在《公孙丑上》详细论述了“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6]
公孙丑问孟子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却说“难言也”。由此可知,“浩然之气”是很抽象的一个概念,是很难说明白的。但是,孟子还是对“浩然之气”作出了解释,“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是最伟大最刚强的,需要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傅佩荣在译解《孟子》中对“气”作出了以下定义:“气”是身体的内容,也是有形质的宇宙万物的共同因素。所谓“浩然之气”,是把人的生命力发挥到极限,抵达与万物相通,“塞于天地之间”的地步,要培养此气,首先要做到“直”(真诚而正直),同时配合义行与正道(人生的光明大道)。“浩然之气”是长期集结义行而生的,他表现为内心坦荡而自得其乐,一无所缺而永远精进,亦即“至大至刚”。义行由内而发,以人向善为基础,努力择善固执,追求止于至善。[9]可见,“浩然之气”是需要通过“直养”才能实现的。焦循在《孟子正义》中提到:“‘以直养’即以义养,‘直’即义也。缘以直养之,故为正直之气;为正直之气,故为‘至大至刚’”。[10]但是,这种气必须要做到义与道的配合,缺乏义与道,就没有力量。因而,培养“浩然之气”,既要有内在的基础,即“配义与道”,又要有正确的途径,即“集义所生”。赵岐把“集”释为了“杂”:“言此浩然之气,与义杂生,从内而出,人生受气所自得者。”[11]而朱熹在《孟子集注》中释“集”为“积”:“集义,犹言集善,善欲事皆合于义也。”[12]养浩然之气是由长期集善所产生的,其实质就是培养自身的道德:“气只是身中底气,道义是众人公共底。天地浩然之气,到人得之,便自有不全了,所以须著将道理养到浩然处。”[12]孟子否定了告子知义后,强调了在培养、积善的同时,要做到“三勿”,即“勿正,勿心忘,勿助长”。同时,又形象的运用了“宋人”的故事进一步说明“三勿”的重要性。在培养浩然之气时,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的记住它,但是也不能违背规律帮助它生长。倘若这样做了,则“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擅于“集义养气”,也就是擅于将气赋予道德,培养高尚的品德。刘熙载之所以强调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并且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因为刘熙载认为《孟子》之文能取得这么高的艺术价值,正是在于孟子善养浩然之气。而朱熹却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浩然之气,只能从做事中是否合乎道与理上来判别。他说:“盖人之能养是气,本无形声可验。惟于事物当然之理上有所裁制,方始得见其行之勇,断之决。”[12]那么,反之亦然。一个人具有了浩然之气,那么其气象以及做事上也必然是合乎义理的。刘熙载正是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才提出:“集义养气,是孟子本领。不从事於此,而学孟子之文,得无象之然乎?”因此,孟子能够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雄辩家和思想家,正是在于孟子的“集义养气”。孟子充分发挥了内在的道德意志和道德目的,主要表现在《孟子》散文中,《孟子》之文“用法至密”的特征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共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篇:
《百年孤独》中叙事技巧的运用
下一篇:
论《木兰诗》的民歌色彩
论现代企业秘书职业的女性化现象
论迟子建小说的创作风格转变一声遥远的呼唤
论新秘书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论秘书与强势领导相处的艺术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方方小说中的悲剧主义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