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诸暨方言多功能词“拨”[pəʔ³³]或[po³³],有动词、介词、连词、助词四种词性。本文对“拨”的语义功能进行分析,还介绍了它的近义词“得”[təʔ³³],并简单阐述它们之间语义功能的异同点。最后,对“拨”的语法化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拨”的语法化路径。

The multifunctional word “Bo”(拨) of Zhuji dialect has four kinds of parts of speech, verb, preposition, conjunction and auxiliary. This article will give an analysis of “Bo”(拨)’s semantic function, introduce its synonym “De”(得),and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In the end, give an analysis of “Bo”(拨)’s grammaticalization ,and arrive at its grammaticalization path.

关键词:诸暨方言; 多功能词; 语义功能; 语法化

Keyword: Zhuji dialect; multifunctional word; Semantic Function; Grammaticalization

目   录

一、 引言 7

二、 诸暨方言多功能词“拨”的几种功能 7

(一) 动词“拨” 7

1. 相当于“给”,表示动作的给予 7

2. 相当于“让”,承接动作的发出者 7

(二) 介词“拨” 7

1. 相当于“给”,承接动作的受益者 7

2. 相当于“对”,承接动作的方向 8

3. 相当于“被”,承接动作的实施方 8

4. 相当于“把”,承接动作的处置对象 8

5. 相当于“跟”,承接动作的伴随者 9

(三) 连词“拨”(相当于“和”),承接动作的参与者 9

(四) 助词“拨”( 相当于“了”) 10

(五) 诸暨方言多功能词“拨”的近义词——“得” 10

1. 在语义功能上,“得”与“拨”的相同点 10

2. “得”与“拨”的不同点 12

三、 诸暨方言多功能词“拨”的语法化过程 12

(一) 动词“拨” 13

(二) 介词“拨” 14

1. “拨a”和“拨b” 15

2. “拨c”和“拨d” 15

3. “拨e” 16

(三) 连词“拨” 17

四、 结语 17

一、引言

  本论文的写作最初受导师在方言学课程上的启发。本人家乡诸暨的一些多功能词因地域特色和历史发展而形成了独特的语义功能,这些多功能词的发展演变路径至今不受注意。个人认为每个特殊的语法现象都值得记录和研究。凭着不甚精通的语言学知识,我将在本文里分析诸暨方言多功能词“拨”的语义功能,并尝试探究其语法化路径。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偏北,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临义乌,诸暨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关于诸暨方言的论文并不多,关于研究单个词的语义功能和语法化的论文更是少之又少。虽说本文能够借鉴和参考的文献只有周边省市文献和知识性文献,但是本文通过分析句子实例,浅析“拨”的各个语义功能和其语法化路径的方法最贴合实际,也是最有效的。能够

上一篇:析清末民初徐州师范教育
下一篇:论黄咏梅小说中的诗意诉求

从广西陆川客家方言词汇探析客家文化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江苏金坛方言的特点研究

论汉语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试论苏北方言在毕飞宇作品中的运用

江苏境内江淮方言“斗”来源调查

甘肃方言反复问句初探

广东汽车金融发展及对策分析

网络虚拟财富茬民法中的判定【3269字】

开洗衣店的成本和步骤 如...

新常态下福建省旅游业发展趋势研究

桑葚白藜芦醇合成酶RS3在酿酒酵母异源表达

HTML5的移动端家政服务平台设计+源代码

黄酮类化合物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浅谈《诗经·关雎》主旨

铜离子印迹多孔材料制备任务书

后青奥时代公共自行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