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近代杭州的教会女校概况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贤妻良母”、“三从四德”的教育纲领成为了女性的主要教育内容。这种情况直至中国近代被迫开放之后,开始出现了变化。

19世纪中叶,《中法五口贸易章程》签订之后,法国天主教取得了在中国传教、建立教堂的特权 。自此之后,列国基督教各派也逐步取得了在中国内地传教的合法地位,越来越多的传教士纷纷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修建教会学校,为上帝寻找“臣民”,传播基督教思想。

这些教会学校的创办离不开传教士狂热的传教心理。陈旭麓在其著作《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曾经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开放。外国列强在中国相继取得了商品买卖权以及传教的权利。但是在商人和传教士这两类人中,由于基督教的狂热传教心理,后者显然比前者更加具有耶稣的自我牺牲精神,也将基督教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传播的更远,更深入 。而且当时美国的一位传教士也认为:学校是传播基督教文化的最好场所。学生在幼年时代就开始接触基督教教义,则他(们)就会一直相信上帝,敬仰上帝...学校是最好的教堂 因而,由于基督教传教士们狂热的传教心理,将他们带向中国各地。浙江地区创办最早的爱尔德赛女士的女校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1844年,英国传教士爱尔德赛来到宁波进行传教,同时在宁波增设了女子学堂,以传播基督教教义。这就是西方教会在中国创办教会女校的开端 。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后,杭州成为了四大通商口岸之一。伴随着各国列强疯狂的侵略掠夺的同时,杭州慢慢成为了近代中国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正因为如此,杭州作为当时浙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随即成为了西方教会在浙江地区最为苦心经营的城市。与浙江各地相较,教会女校开办的时间较早,女校数量也相对较多。

上一篇:粤西地区化州市年例民俗文化考察
下一篇:18-19世纪东西方的扇文化交流探析以西欧扇文化为论述中心

试析七国之乱爆发的经济因素以吴国为例

试析国企与外企中秘书跟领导的工作关系

试析汉英颜色词“绿”的文化差异

试析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象征叙事

电影广告中的杭州市民的...

杭州农村婚嫁高额彩礼现象研究

杭州市小学高段同伴关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媒介环境中儿童的形象国内外研究现状

初中生学习函数的困难和教学突破

04年政策外生育洧什么影响...

對内部控制建设的若干思考【2469字】

企业合并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分析【3972字】

江阴生育金2023年最新政策...

男人根本玩不過的星座女...

从历史小说的特点看房龙的《宽容》

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學英...

高校计算机公共課实践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