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1摘 要:人们在消费社会中的消费表现为一种消费文化,随着消费的不断变化消费文化也在不断发展。消费文化发展到现代催生了日常生活审美化,它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不仅带来了符号化、影像丰盛的世界,而且从认识论上变革了我们的审美观念。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我们应该在发展中思考和引导它,让
艺术
在变化的现实中找到未来,让人类利用它找到和谐发展的道路。37205
关键词:消费文化 日常生活
审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它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对我们认知的改变使得我们不能冷漠的远观,而要深入其中理解体会和思考。审视日常生活审美化必须要在消费社会的现实中进行, 因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本来就是消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消费文化又是在消费现实中变化发展的。本文就是要在消费社会的现实中,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思考日常生活审美化, 探索引导它向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前进的可能性。
一、消费时代的来临“消费社会”的称谓是适应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而提出的,就是指一个以消费作为社会的中心的社会。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不再像在初期的工业社会中那样一呼百应, 以前是生产决定消费,而现在反而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更加有力。
经济
发展的理念也因此转变为用消费来刺激生产,这使得西方社会由生产型社会逐渐转变为消费型社会。正如《消费社会》中所说: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 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 ”1而当今的中国是否也进入了这样一个消费社会呢?如果从现在中国社会的消费状况,从消费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对中国改变来看,我们可以说在整体上中国已经迎来了消费时代,消费文化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现在与未来。迈克•费瑟斯通认为消费文化就是指消费社会中的文化,而使用它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于理解当代社会具有核心作用。2消费文化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发展中的,按照波德里亚的说法,消费文化是在消费社会人们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 所以消费文化是随着消费社会中消费状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就西方社会来看,19 世纪之前,受到生产力的限制和强调“勤奋” 、 “努力” 、 “节欲”的新教伦理的影响,人们的消费主要以简朴为代表。而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经济进一步发展,新教伦理开始解体,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不再对享乐嗤之以鼻, 相反以享乐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消费主义开始形成。而到了20 世纪 60 年代,消费文化又出现了新的特征,人们在消费时注重表现个性,选择也更加的理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表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西方国家用了几个世纪完成的消费历程中国却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而这种短时间的实现就注定消费文化在中国表现出几个时期并存的特点。北京、上海、广州等现代化大都市兴起,一批首先富裕起来的人引领了一股高消费的热潮,私家车、高档家电、户外休闲的消费不断升温,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消费来显示自己的成功。 这种带有炫耀性的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迅速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受到人们的仰慕,广大的市民特别是中产阶级抓住时机向炫耀型消费靠拢。人们购买红酒、打高尔夫球也许并不是为了品尝红酒的甘甜,锻炼自己的身体,而是通过这样的消费行为来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体现自己高级的生活格调。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红酒和高尔夫球已经成为象征上流社会的符号。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再仅仅满足于对商品本身的实用价值的追求,而更加看重对商品的象征意义、符号价值的消费,这正是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随着 21 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有钱人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消费逐渐从炫耀型消费转变为风格性消费,他们看重的首先是商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或风格属性。波德里亚应用了符号学来发展商品化理论,他建立了一种“商品—记号”的商品逻辑,记号的过度生产和影像与仿真的再生产,导致了固定意义的丧失,并使实在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随着社会生活的规律的消解,社会关系更趋多变、更少通过固定的规范来结构化,消费社会也从本质上变成了文化的东西。3这种充斥在消费文化中的记号与影像对商品原本使用价值的胜利, 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欲望,文化在这种趋势中被推向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在消费时代,人们消费的主要特点就是偏重于消费商品的附加意义,如符号价值、文化内涵和风格属性等,如此表现出来的消费文化在日常生活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深刻的改变了日常生活,使其向审美化的趋势发展或者可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本来就是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审美的自律性被打破,广阔的生活进入了美学的视野, 审美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现实不可否认但这种审美化的趋势也带来了很多挑战, 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模糊后艺术真的就此终结了吗?人们能否在对物质的欲望与坚守精神家园的矛盾日益尖锐的现实中找到出路?因此很有必要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思辨。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论语》中指示代词的研究
下一篇:
餐桌礼仪学角度下的《红楼梦》与《唐顿庄园》之比较
论现代企业秘书职业的女性化现象
论迟子建小说的创作风格转变一声遥远的呼唤
论新秘书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论秘书与强势领导相处的艺术
论方方小说中的悲剧主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试论弋舟的小说创作特色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