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浅析白居易与菅原道真讽谕诗的异同
[摘 要] 白居易与菅原道真作为中日文坛的大家,一生都创作了丰富的作品。菅原道真的诗歌创作受到白居易很大的影响,在讽谕诗中,两者也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内容上都是为社会底层人民鸣不平,都运用对话体的形式等等。除此之外菅原道真也融入了自己的风格,他不仅把眼光投向考取功名的贫苦学子,而且在诗歌中加入日本儿,使诗歌风格显得浅显质朴。总之,不管是白居易,还是菅原道真,在讽谕诗的创作上取得的成就都是巨大的。37207
[
毕业论文
关键词] 白居易 菅原道真 讽谕诗 异同
白居易, 是中国
文学
史上的大家, 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一生创作颇丰, 诗文创作量之多, 应居唐朝诗人之首位。 白居易的诗文集,不仅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对海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日本的传播和影响,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可说无人能出其右。根据《日本文德天皇实录》记载,白居易的作品在承和五年(838 年)传入日本,其诗一经传入,便在日本国内产生热烈的反响,深受文人的追捧,菅原道真便是其中之一。菅原道真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汉诗人、学者和政治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汉诗,作品主要收录在《菅家文草》和《菅家后集》中。自称“平生所爱《白氏文集》七十卷是也”的后醍醐天皇曾经在《见右丞相献家集》中对菅原道真的诗曾做过这样的评价:“更有菅家胜白样1。”菅原道真本人也在自己的作品《客舍书籍》中提到“讴吟白氏新篇籍”,这里的“白氏”、“白样”就是指白居易了,可见白居易的诗对菅原道真的影响颇大。金子彦二郎也在《平安时代文学与<白氏文集>》中指出,道真在《菅家文草》中引用、化用《白氏文集》达五百多首、八十多次2。而且高文汉先生曾评价说“综观日本人摄取白诗的全过程,主要集中在他的感伤诗、闲适诗方面,这是日本文学传统的唯美主义倾向所决定的。而作为硕儒的菅原道真却不然,他吸收、借鉴最多的是白氏的讽谕诗。3”菅原道真和白居易作为中日两国古典文学的大家,有很多学者都进行过
研究
。高文汉先生在《道真文学与白居易诗歌中》提出了白居易的诗歌对菅原道真的影响。高爱英教授的《<菅家文草>与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两者的联系影响。另外,在硕士论文《试论菅原道真》里也有章节对其进行简要研究。但纵观国内的研究,大多是对白居易和菅原道真诗文的整体研究,又或者是研究菅原道真的过程中简要说明白居易对其影响, 很少有对白居易和菅原道真的具体的诗文的对比研究。因此本文将从此处入手,从内容、语言、诗歌形式等角度比较菅原道真与白居易的讽谕诗的异同点。
一、讽谕诗内容的异同所谓讽谕诗,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道:“自拾遗来,凡所遇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至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白居易强调的是讽谕诗的教化功能,通过“美刺”来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种种弊端,以警醒国家君主。根据这一定义,可以将白居易和菅原道真的诗进行分类,白居易的讽谕诗以《新乐府》五十首、 《秦中吟》十首为代表,共计 172首;菅原道真的讽谕诗以《寒早十首》、《舟行五事》为代表,共计三十多首4。白居易的讽谕诗大多都是围绕着某一特定主题而创作的, 诗歌一般都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并且十分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菅原道真的讽谕诗也是以刻画人物为主,因此他们的讽谕诗的内容存在以下共性:第一,对豪权贵族奢靡生活的鞭挞。比如白居易的《伤宅》,细致地刻画了达官贵族的奢华生活:“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贵族们生活的宅邸仅仅一厅堂就花费百万,厨房的肉多得腐烂,仓库里的串钱的绳子也因长期不用而烂掉,但是“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百姓们依旧贫苦不堪,却得不到他们的救济。白居易在这首诗里面强烈地讽刺了那些腰缠万贯,恣意挥霍却对贫苦百姓毫无半分怜悯之心的豪权贵族。另外如《买花》中“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则尖锐地批判了当时京城上流社会爱牡丹花的奢靡风气。而菅原道真的诗歌中,也有相似的题材,如《舟行五事》第一首中,道真对乱砍滥伐、祸害人民的官员进行揭露:“赤木东南岛,黄杨西北峰。豪家常爱用,贪吏适相逢。刀割又斧伤,春生不涉冬。”又如《哭奥州藤史君》中描述了官吏剥削百姓的场景“僚属铜臭多,铄人煎骨髓。”诗中还刻画了“总领走京都,豫前颜色喜”的买官者; “归来连坐席,公堂偷眼视。欲酬他日费,求利失纲纪”则描写了宫中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第二, 对贫苦百姓的深深同情, 这也是白居易和菅原道真讽谕诗的中心主题。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形象深入人心,孤苦伶仃的老翁,在“南山中”砍柴烧炭,只为换些钱买身冬衣、填饱肚子而已。身上穿着单衣却还是希望天气再冷一些,这样炭的价格才能高些。这种矛盾的心情,深刻地表现出卖炭翁悲惨的处境。但是老翁辛苦把炭拉到集市上卖时,却被宫使给强行拉走,“半匹红绡一丈绫”就轻易地换走了老翁的“千斤炭”,这样的行为与强盗又有什么区别,白居易细致地描绘了卖炭翁的悲惨遭遇, 让人对他产生同情, 同时又对官吏的行为感到愤怒。同样,菅原道真笔下的道真笔下的“药圃人”也是如此,药圃人熟识各种草药,虽然知道什么时候该采什么药, 但是当自己生病的时候, 却连一株草药都买不起,因为沉重的徭役赋税已经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采樵人”每日到深山险处砍木头背回家,但是自己住的木屋却是破烂不堪,贱卖得到的钱也不够妻子儿女摆脱饥饿疾病。菅原道真笔下的人物和白居易塑造的人物很相似,他们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民,都饱受饥贫的折磨。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餐桌礼仪学角度下的《红楼梦》与《唐顿庄园》之比较
下一篇:
江苏溧水地区的河南方言岛研究
表比较的“有”字句浅析
浅析秘书工作中的语言艺术及沟通技巧
浅析苏童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淮安民间故事
浅析中国封建社会对于妇...
浅析秘书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浅析苏轼词的花卉意象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