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做”的语法化的研究新探(2)
1.1
研究现状
前人关于“做”的研究大部分注重于探究它与“作”之间的关系。以顾江萍(2002)为代表,她认为这两字是产生于汉语北方方言的同音同义词,两词相比“做”的动作性更强,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并用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作”在句法中的组培能力比“做”更强,在词法结构中比“做”更稳定。并且当前存在着“做”逐渐向“作”发展的趋势。总的来说,在“做”与“作”的关系上,学界普遍认为它们的起源具有同一性,字音字义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混用现象严重。有学者认为它们可以直接统一为一个字形,而有些则认为此二者存在着具体的差别不能忽略。本文认为此二者同中有别,须得承认“同”,亦不可忽略“异”。
而关于“做”本字的语法化研究,目前仅有一篇赵日新(2013)发表的一篇文章。赵日新(2013)通过历时语料的分析和方言语料的收集分析,认为“做”在古汉语发展中经历了在连谓结构中降格为介词,以及之后它在动宾结构中省略宾语直接修饰动词成为副词的语法化过程。并且分析了如众多南方方言认为其在现代方言中存在许多由“做NP+做”或者“做+NP”结构词汇化,“做”成为一个单纯的构词成分。
我们认为赵日新(2013)的研究中,因为忽略了“做”与“作”的历史混用现象,而存在一定的分析混淆现象。在赵日新(2013)所举证的众多古代汉语语料中,存在众多“作”误用为“做”的语料,这使得他的观点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并且在该论文中,他直接将古代汉语语料和现代方言语料杂糅一起进行分析,略过了现代汉语部分,使得整个分析既不在线条式的历史层面上,也不在平面式的共时层面上,因此没有呈现出一个清晰的“做”的语法化轨迹。
因此,本文全面探讨了“做”的历史来源,强调其与“作”的复杂关系,将注重点都放在“做”的语法化的历时发展上,科学筛选语料,试图讨论“做”的语用环境对其在现代汉语中语法化迹象消失现象影响。
2 “做”字的来源探索
2.1 字音,字义的发展源头
提及“做”的历史发展源头,有一个字不得不提,那边是“作”。在现代汉语中,“做”与“作”两字使用非常广泛,用法多样,且出现许多交替混用的情况,因为“做”与“作”在普通话中不仅读音相同,而且字义也有许多相同之处。而而这些种种正是受到这两个字的起源问题的影响进而产生的。
在语言学领域,有不少学者认为汉字“做” 是“作”的别字,还有些学者认为“做”与“作”是一对骈词因此为了了解汉字“做”,本文努力理清汉字“做”的历史发展脉络,对“做”与“作”的之间义项及读音的进行详细比较。
2.1.1 来源及与“作”的历史关系
汉字“做”是个会意字,从人从故。从人,是因“做”的活动乃人之所为;从故,是因“故”的本义是“使之从事”,即《说文•攴部》所说“故,使为之也”。《说文解字》中并没有收录“做”,说明此时可能尚无此字。在当时《说文解字》只提及:“作,起也。从人,从乍。则洛切。”我们通过查阅语料发现“做”的出现在唐代,在宋之后有了广泛的使用,元明时期语料数不胜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宋元时期,“做”却一直不见于正统的字书和韵书,直到明朝万历年间梅膺祚所撰字书《字汇》中:“租去声, 又音佐,不知‘作’本有去入二音, 分‘作’‘做’为二, 非”,才正式收入。明朝张自烈《正字通》:“做,俗‘作’字,把 “做”看成“作”的俗字,《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在“做”字条目后附有“(作)”,既说明了“做”本为“作”的渊源关系,又表示了二者在“为(wéi)”这一语义基础上的通用关系。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留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浅析
下一篇:
“给他/它”的语法化与主观化研究
信疑之间:苏轼道教“丹药”观念研究
表比较的“有”字句浅析
试论秘书的“挡驾”艺术
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玉、月”意象
留学生学习汉语介词“给”的偏误分析
论秘书如何做好信息工作
试析汉英颜色词“绿”的文化差异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