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林寺》——明快风格的展现
《少林寺》之所以展现一种清新明快的风格,跟它宣扬侠义精神的主题思想是分不开的,这刀光剑影中的惩恶扬善让大多数观众感到痛快至极。此外,在82版的电影《少林寺》上映之前,中国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当时中国人民厌恶了大革命时期沉闷、压抑的思想,人们对轻松娱乐的文化有一种强烈的渴求,因此影片采用了明快的风格和简单明了的主题,使人们在观看影片时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影片中导演运用大量的特写镜头展现李连杰精湛的武功,“练长枪,他由步行起,突然拔地腾空弓步扎枪,而后是落地接枪、旋风脚接坐盘等这一系列高难动作形成枪扎一条线。练刀法,他持刀离地,腾空飞脚,紧接着旋风脚落地,大劈叉扎刀,随后又来了他捉膝藏刀。只见刀光闪烁,挥刀如飞,动作勇猛刚劲。”[6]这些赤手空拳的真功夫以及刀枪棍棒的较量给观众带来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感。多角度的影片拍摄;镜头的快速切换;逼真的近景和特写;以及轻松愉快的配乐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恶人’的生命气息越来越弱,而观众的神经却越来越兴奋,‘以武除恶’的过程也是观众的愤怒情绪得到宣泄的过程,是张扬暴力的过程。”[7]影片始终遵循着“快乐至上”的娱乐精神,就连主题曲《少林,少林》也秉承着气势磅礴、节奏明快的风格,插曲《牧羊曲》同样悠扬婉转,清新脱俗。《少林寺》把握了那个时期观众的心理需求,它能让观众在享受暴力的同时感受到快乐,同时也使观众的武侠情结得到淋漓尽致的满足,影片整体上展现出一种清新明快的风格。
(二)《新少林寺》——悲悯情怀的抒发
电影《新少林寺》是在现代社会上映的影片,人们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再是改革开放初那种单纯无所求的心态,人们在观看电影时更多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提升。《新少林寺》“将武打戏融入到佛家精神上来,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化解芸芸众生的恩怨情仇,尊重人的生命。”[8]影片一开始便把镜头锁定在一群拨动念珠的僧人身上,画外音是僧人的诵读声,随即镜头切换至尸体遍野、血流成河的大全景,俯拍镜头中只有几个僧人在寻找可能一息尚存的生命,这宁静的画面随即被闯入的军阀所打破,僧人们的悲悯与军阀的残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奠定了全片凄凉、哀婉的基调。
另外,在《新少林寺》中,整部影片都笼罩着慷慨悲壮的氛围:侯杰为了救赎曾背叛自己的曹蛮而惨死在佛祖的手心中;大师兄为了掩护师弟们逃跑而被乱箭射死;少林众弟子和方丈为了救护水深火热中的难民最后惨死在炮火中,这一幕幕的惨景,不仅体现了佛教无私的救世思想,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佛家普度众生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仅凭少林寺的力量去救助那么多身处水深火热的百姓有多么的困难,众僧并非不知,但他们依然在佛法的感悟下勇往直前。《新少林寺》中并没有表现出旧版中恶人得到惩罚的美满大结局,但在影片的最后,熊熊大火燃烧着的少林寺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浇灭,由此可见,拯世济世的悲悯之情感动天地。这也预示着:少林寺救世济人的大爱情怀最终是能战胜邪恶的。
《新少林寺》的主题曲也同样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其风格深沉凝练,哀婉悲壮。与老版的《少林,少林》相比,更加突出了电影“以武修禅”意境。“起始的一组和声,伴随着隐约的晨钟和木鱼,空旷高远的声音缥缈而来‘无量心,生福报,无极限’,如同一群僧儒在聆听方丈讲习早课,讲出的是人世间最普通的真理‘无极限,生息息,爱相连’。”[9]悲壮哀婉、荡气回肠的旋律奠定了影片悲天悯人的基调。
上一篇:论刘震云小说的语言特色幽默风格
下一篇:互联网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研究

论现代企业秘书职业的女性化现象

论迟子建小说的创作风格转变一声遥远的呼唤

论新秘书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论秘书与强势领导相处的艺术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方方小说中的悲剧主义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