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鹿原》中,陈忠实毫无例外地大量使用了方言俗语,并且大都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口语化、地域化特征明显,修辞准确恰到好处,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俗语和谚语的应用,也使得读者能更为贴切地把握人物心理性格特征,塑造出了多样化的人物形象。如:“财东家惯骡马,穷汉家惯娃娃。”虽是关中民间广为传扬的谚语,白家虽然殷实,但白嘉轩在对自己子女教育上进行了修改,他说道:“咱们家是骡马娃娃都不兴娇惯。”体现了他教育子女是相当严格的,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他刻板的一面。从白家的实际情况说,白嘉轩两个儿子也改变了白家近几代家旺人不旺的局面,白嘉轩对他们严加管教是情理之中,另外,正是由于白家的家规严格,是世代的组长家庭,所以在赵白氏说清“今个算是尾巴巴一回”时,遭到了白嘉轩的坚决反对,当即说:“当断就断。算了,就从今个断起。”白赵氏愠怒地转过身去:“你的心真硬!”当仙草听到白嘉轩不让撵卖罐罐馍的,也不给孩子买时,仙草也重复了婆婆的话:“你心真硬!”。白嘉轩是《白鹿原》的灵魂人物,是固守封建礼教的核心,“心硬”实际上是他性格中的核心部分,在小说后面他处置白孝文的态度上,体现得非常清楚。白嘉轩作为族长,是白鹿村的“主事者”,做什么事都被族人注视着,为了文护组长尊严,必须恪守组训族规,所以做事必须要摆出一种强硬的姿态,言出必从,才能一呼百应。从白家方面说,白秉德死后,白嘉轩是是家里的掌控者,作为一家之主,只有恪守“耕读传家”的祖训,安身立家,才能抵御天灾人祸巩固家业,不辜负先人期望。在这样的叙述中,正是因为有了俗语的运用,才使得关中民众认同的与白嘉轩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在小说中第一次提及白嘉轩的性格特点,所以后来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就不会使读者觉得奇怪了。另外,因为意思相近的方言在别的地区也有其他表达,这样一来,易于拉近读者与人物的感情距离,从而使读者了解人物性格,想象人物形象更有设身处地之感,理解也更为深刻
上一篇:莫言《蛙》的文化内涵解读
下一篇:《童年》与《平凡的世界》中老人形象的差异

陈子龙的诗歌创作及理论文高两汉诗轶三唐

论陈丹燕的上海怀旧

陈真形象的演变与民族主义的书写【6538字】

论陈独秀前期民众观的二重性【2395字】

孙中山陈友仁關系初探【3532字】

陈寅恪守老僧之旧义”诗...

魂归五四新文化叩问陈独秀之一章【10798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