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妖媚惑人评李碧华奇情小说(2)
似乎是悲剧、奇情、虐恋才更深入人心。在李碧华的创作取材中,李碧华的众多故事无论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发展还是对其作品中各色人物的性格塑造,无不体现了可以让观众回的真实生活状态的感受。在创作过程中,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往往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李碧华用含蓄的描写手法与大胆直白的写作形式来进行创作,恰到好处的写出了人生的本色。且这人生本色也总是韵深长的。现实生活太过于悲苦,却是她写作的最好素材。现今社会的快节奏、人际关系的淡漠、对金钱、权势的欲望,和平凡人的渺小无力,使她的作品主旨多围绕“情”,而李碧华的“情”旧貌换新颜更吸引我们的眼球。她的小说总是在用情告诉世人人生的真相,真相太过于残酷,让人无法正视。爱情,不过是一场游戏,人生在幽暗的人性面前不过是一场闹剧。情深,又如何?情深只是一场悲剧,但是我们也唯有从这种悲剧的情深中才能看出人生的意深长。一生太短,一世太长,总以为爱情不会变,痴心不会改,且不知世事无常人之善变更是常见。人有情,妖有情,神仙也有情,世间万物,心动情则动。李碧华作品的取材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故事都因其“取情”而具有一定的传奇性。
(二)李碧华笔下的“奇人”
李碧华把最大的同情给予她笔下的女性。她作品中往往也是女子形象更加家喻户晓。她们为爱执着,为爱疯狂,多情深情。哪怕世人觉得她们思想是疯狂且怪异的,却被她们对爱情不懈的追求所打动,虽然有些被世人不理解的“妖性”,却坚贞不屈,绝不向男权社会屈服。用真性情来说明一切,其中有《胭脂扣》中一心等待的名妓如花,一句不见不散,53年的痴心不改;《青蛇》中温婉贤淑的白蛇,舍弃千年道行,为了爱情甘愿成为凡人经受世间生老病死的折磨;还有世人眼里的“荡妇”潘金莲在复仇中又一次为了爱情粉身碎骨。她独到的笔下,读者也无法再将同情送给温顺、贤淑的女性,反而是那些充满着疯狂野性的女子让作者尤为钟爱,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群女子,填补了女性形象文学塑造的空白,用另一种超脱视角来审视爱情。作者笔下的女主人公不但多情,最关键的是多情中体现出的勇敢,敢于为了爱奋不顾身的精神。这种精神和李碧华笔下男人的多薄情寡意,负情弃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女子形象的赞美意,对女子形象的同情与欣赏,体现了一种新女性主义视角。而李碧华笔下的男子皆不可信任,他们没有那些女子的忠贞之情,也不如女子勇敢,一个敢爱敢恨,一个胆小怯懦,一个忠于爱情,一个背叛爱情。可是在爱情中,男人的地位又不可或缺,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小说中各色的男人登场来陪衬女人,也仅仅是陪衬。无论是《青蛇》中白蛇的无怨无悔,对比着许仙的背叛薄情,还是《胭脂扣》中痴心的名妓对比着十二少的负心,还有《潘金莲之前世今生中》中潘金莲面对命运的无奈敢于追求幸福,可是武松在真爱面前却是虚伪懦弱的。这一系列的对比使得作品中的各种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使作品中的各色“奇人”在性格鲜明的情况下,又浓妆艳抹了一番。李碧华的小说是因情而生的,男女情爱是人间最热烈、最持久的情感,而情爱体验也是最具有个性的,最魅惑人心的。李碧华歌颂女子的情,嘲讽男子的情,赞扬忠贞不渝,批判忘恩负义。在万家灯火世事无奈中演绎爱情的悲欢离合。
世间各色,李碧华爱的不是颜色而是男色和女色。她本人就是一位奇女子。她笔下演绎的淋漓尽致的也乃是痴男怨女,悲欢离合。“最动人的是情,最伤人的是情,哪怕天下人都在写情、动情、伤情。最平凡的情,却也是人类最神奇的一种感觉。”[2]唯有情字可称奇。那么引人入胜,那么让人欲罢不能。能写入人心的才能动人,世间人怎逃得过情之一字。《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等众多作品广为人知,可知道这些作品的人或许还不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一位名叫李碧华的女子,她用自己的作品描绘出最灿烂的面具挡住世人探询的目光乃是她高明之处,虽才高意广却行踪神秘。下笔时总是以旁观者的冷漠,保持一种洞察人生的清醒,并且试图超脱笔下的主人公和读者这两种身份。她认为“最深的感情是爱情,在它面前,一切亲情、友情、恩情,皆非敌手。如果世上有所谓‘兵不血刃’的话,那一定是指这种”。 [3]她下笔时习惯用赤裸裸的文字表达一种犀利的状态,可以说李碧华本身就是一名奇人奇作家,从不哗众取宠,是真正的实力派。从生活中感受出故事,虽然从表面看,她作品中的主人公都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可能是历史传奇中的人物,还可能是神仙志怪中的离奇妖媚等等。这些角色都是李碧华善于用一种奇特的视角来去演绎人生的残酷与悲欢,而且这种“奇”更加入了戏剧性的成分。这样就使得它的小说题材新颖,人物传奇,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她说的很明白“谁敢说,一见钟情,与色相无关”。 [4]作品中的样貌是色,而她笔下的奇人,也是读者眼里的“色”。这种“奇”便吸引着众多读者。也成功的使作者想要关注的话题成为读者所关注的,由此她作品的商业价值也因这种“奇”而更加强大。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分析
下一篇:
《漂亮朋友》的女性群像研究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空空道人评点《西游记》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空空道人评点《水浒传》...
空空道人评点《金瓶梅》文化创意
空空道人评点《聊斋志异》文化创意思想述论
论《万箭穿心》中的天使与妖妇形象
空空道人评点《红楼梦》文化创意思想述论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