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个世纪之前,日俄战争在中国点燃,当时吸引了不少国际媒体的关注。作为参展一方的日本国的新闻界对此更是十分关切,许多报社都派出记者要奔赴前线采访战况。但日本国政府担心经过媒体的报道会对战争舆论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回应日本记者的采访要求,于是提出主动发布新闻信息。当年8月,日本政府将众多要求采访的记者聚集到长春,集中向记者发布、回应相关战况。这种新闻发布活动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有关政府新闻发布活动。也就是日后新闻发布会的雏形。这种召开新闻发布并向媒体记者发布新闻信息的就是是发言人的前身。
在现代新闻业非常发达的美国,最早出现的新闻发言人是总统新闻发言人。19世纪初期,安德鲁•杰克逊成为了美国第一任总统新闻发言人。随后这项制度在美国逐步得到发展。1966、1976年,为了保障新闻自由、信息发布活动,美国分别制定了重要法律《信息自由法》、《阳光下的政府法》。这两部法律对每个联邦机构都有要求,如:都要明确的公开具体的规章制度,确保公共信息的流通性。各级政府为了保障两个法案的落实,纷纷建立了专人对新闻界接触信息的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由此大范围铺开。不仅政府部门建立一个全职的发言人,并各有一个相当大的发言人幕后团队的经营规模,以确保顺利进行的发言人。而且每个企业内部也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新闻发言人,这部分新闻发言人一方面对外公布企业新闻,另外一方面承担着媒体公关的职能,发布公众关注的信息、文护媒体关系。现在,美国稍微有规模的企业都会设立专职的新闻发言人,其数量已经难以统计,而在美国各级政府的新闻发言人总数约超过4万名。
    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最早建立于1983年。1983年2月,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领导小组联合下发《关于实施“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加强对外国记者工作的意见》。 在这份《意见》中针对一些交往较多的国务院各机构提出了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对新闻的发布要讲究时效性。外交部是我国最早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国家部委,第一个发言人是钱其琛。发展到今天,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也是在社会公众面前最经常露面的新闻发言人之一,并出现了多位为公众熟知的新闻发言人,如:原外交部长李肇星、龙永图等。
上一篇:试论灾难性新闻的现场解说技巧
下一篇:论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创新策略

传播学视角下原生广告研究

从杜蕾斯营销史看中国营销环境变迁

从央视春晚广告看我国消费文化变迁

从春晚语言类节目看中国家庭观念的转变

浅析《我在故宫修文物》独特的平民化视角

从《非正式会谈》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符号学视角下的古建筑摄影分析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