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同质化现象探析(2)
14
致谢
15
参考
文献
16
娱乐节目是现代人放松心情的主要方式,随着人们关注度的增加,我国各大电视台都推出了各种娱乐节目,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放松心情的要求。但细致研究这些娱乐节目可以发现,这些娱乐节目之间十分相似,唯一的不同只是名称与演员,这样一来也使很多人观看过一种娱乐节目以后,不会再观看其他节目。电视节目得不到较高的收视率,也就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也无法收回前期的投资。这样就给电视台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近几年,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受到了国内外大众的广泛关注。“泛娱乐化时代,娱乐俨然成为了一种文化精神,这恰是中国媒介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全国性文化工业生产链条上,电视娱乐节目已经占据一席之地,笑傲江湖。”[ ]诚然,现今娱乐文化在众人的生活中必不可缺,然则我们也应在一片大好的欢呼声中听到不和谐的杂音,那便是我国综艺节目同质化现象已经渐渐的露出了端倪,国内的娱乐节目在制作过程中的如出一辙以及“随大流”已经印证了这一点。从安徽卫视的《缘来是你》到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从四川卫视的《中国爱大歌会》到湖南卫视的《中国最强音》,从宁夏卫视的《中国职场好榜样》到江苏卫视的《职来职往》,无论是电视相亲、选秀、求职还是其他类型的娱乐节目都陷入了一哄而上、各领风骚然后归为乏的僵局。
电视娱乐节目的千篇一律并不突兀,它是媒介文化同质化的必然结果。而这种必然也并非没有转圜的余地,依据文化生产的客观语境,媒介文化同质化并非无可应对。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媒介文化同质化的必然性,又怎样有理有据的解决媒介文化同质化成为学界和业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电视节目同质化这一现象越来越普遍,在观众以及商业需求下,一家电视台增设了多个频道用于播放节目。播出的节目从各个方面来看都相差不大。一个节目的成功也引发了一系类的潮流。“一个好的电视节目能够带来的除了高的效益,还能够宣传弘扬一些正能量的价值观,因而对同质化现象的深入研究也具有一定性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荷兰在1999年制作的节目《老大哥》向来被当做是真人秀的发端,但是,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借鉴以及将原有节目的流程进行改编重组的现象已经根深蒂固,不易改变。很难分辨原创是谁。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真人秀节目可以追溯到1948年美国的《坦率的摄影机》(Candid Camera),此节目具有鲜明的“窥视癖”倾向。随之而来的有法国的《阁楼故事》,英国的《老大哥》,美国的《幸存者》、《蛊惑岛》等等一系列的真人秀节目。美国的CBS在2001年引进了荷兰的《老大哥》,并且制作了同名节目《Big Brother》,而后福克斯又制作了一档将英国节目本土化后的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 ]再把视线转向国内,从2004年湖南卫视制作的《超级女声》开始,真人秀这样的节目形式便势如破竹般在全国各级电视台遍地开花,先后有中央电视台的《挑战不可能》、《星光大道》,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欢乐喜剧人》、《极限挑战》、《群星耀东方》、《中国梦之声》,湖南卫视《全员加速中》、《偶像来了》《一年级》,北京卫视的《我是演说家》、《最美和声》,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一站到底》,浙江卫视的《挑战者联盟》、《燃烧吧少年》,贵州卫视的《舞艺超群》等等。这些节目虽然尽其可能追求形式上的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满足观众的“窥视欲”。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电视节目包装《真相解码》+文献综述
下一篇:
《青春忧而不伤》导演作品阐述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