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分开”与“融合”(3)
(四)延时与及时——时效性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比新闻报道要差一些,往往是新闻报道更具时效性,传播消息速度较快,能让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事实的发生。而新闻评论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传递给受众,让新闻评论者充分的考虑,要不得半点的不负责,给大众一个理性的评论。
例如,大河网报道袁厉害事件的这则消息是1月4日报道的,就是事件发生当天报道的,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能让受众较早的了解事件,而且报道内容也比较完善,介绍了发生的事件、结果及“相关责任人”的一些情况,如通过现场民警介绍,起火地点是袁厉害家中,有多名儿童在火灾中伤亡等情况,使受众获得详细的信息。而中国网报道袁厉害事件的这篇评论是在1月5日发表的,比新闻报道晚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延时性,它更注重评论的质量,这是需要时间作基础的,收集资料与理性的思考需要较多时间,慢工出细活。因此,它追求时效性较弱,反需要读者在情绪过后逐渐冷静下来看待问题。例如,人们知道在这次火灾中,多名孩子丧生,但这些孩子是有先天缺陷的,是被亲生父母遗弃的,没有袁厉害的话,他们很可能活不到现在。大众是否有资格来批评一个对孩子充满爱心之人的无奈失误呢?受众应该理性思考,不能误会一个好人。
(五)本质与现象——思文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都是对新闻事件的信息传达与意见的表述,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评论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对事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通过现象调查事实背后的实质。而新闻报道往往只报道事实,关注重点是发生的事件,对新发生的事件作详细的介绍,但通常注重的是表面现象。
大河网报道袁厉害事件的这则消息只是向大家说明了这个事件,简述了事件的表面现象。这是一个收养孤儿和弃婴的地方发生火灾,有七名儿童死亡,还简单的介绍了袁厉害因为收养孤儿和弃婴出名,但没有做深层次的调查。而在中国网报道袁厉害事件的这篇评论中,阐述了新闻事件的同时,记者还介绍了袁厉害的生活情况,她25年来都坚持收养弃儿,已被收养的弃儿超过100个,平时尽可能的照顾孩子们,在旁人眼里她是个大善人,一说起她都竖起大拇指等一系列事,让受众看到她人性善良的本质,引导受众应该更多的关注人性的光辉之处,相信人的无私大爱之心,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容解读。
二、传统:言论与报道“分开”的主流思路
新闻界正在形成两种基本的报道观,其中之一正是以“言论与报道分开”为主流思路的传统学派。它是西方媒体观的传承,西方一些媒体始终坚持言论与报道“分开”的报道策略,以展现事实的真实性,体现事实是事实,评论是评论的报道形式,能更好的辨别事实或评论。与此同时,我国新闻界也一直在努力学习与借鉴西方的报道观,推进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西方媒体中言论与报道“分开”的新闻理念
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欧洲一些新闻媒体提出言论与报道“分开”的新闻观。其中,新闻报道是基础,它的作用是报道新闻事实,传达信息,不能出现笔者本人倾向的观点。而言论版汇集多种言论主体与言论形态,用以满足受众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它是当今世界报纸走向成熟的言论载体,各大报纸言论版基本上都具有相同的规律与特征。
美国新闻业明确规定,报道与评论要严格分开,以免与事实混淆。这一理念的实践运用在版面设计上表现为将两者安置于不同的版面。这一方面欧美报纸的做法颇具代表性,采用固定的版面对评论稿进行集中设置,使评论版固定化。这样的设置不仅使读者更易看到不同社会群体的观点,也体现了报道与言论的“互不侵犯”的客观性报道传统。美国《纽约时报》社论版是被公认的言论版的典型模式。该版块为普通大众“接近媒体”、实现对公共事务更及时更普遍的了解提供了方便。《纽约时报》社论版拥有悠久的历史,从1896年由奥克斯主编该报纸并且开设了此版块至今,在一百多年的新闻浪潮中经久不衰。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山东齐鲁电视台《拉呱》栏目特色分析
下一篇: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生存策略研究
大数据新闻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
青与舒导演阐述
文化传播视野下的非物质...
现代情感悬疑片青与舒导演阐述
奖励式众筹在产品推广中的发展与影响
“互联网+”与区域非物质...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