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十年来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状况研究(2)
(二)中国儿童电影的定义
在进入对于中国儿童电影问题的探讨之前,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儿童电影?一般来说,儿童电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儿童电影,包括儿童故事片、儿童纪录片、科教片、动画片(美术片)。狭义的儿童电影,是指长期以来在中国电影语境中作为一个总体的概念性习惯用语的“儿童故事片”。在《电影
艺术
词典》(1986)中,对儿童电影定义是:“为儿童拍摄的故事片。即从培育儿童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本身的精神需要而拍摄的、适合于他们的欣赏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影片。” 而“童牛奖”对儿童电影的界定提出了三条标准,即为儿童拍摄、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主、能被儿童所接受。综合上述定义,笔者认为儿童电影是专为儿童拍摄的,以满足儿童精神需求,并能被儿童理解、接受并喜爱的一种电影。
对于儿童的年龄段的划分,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社会和人们公认的儿童的年龄段为0-12岁;中国
法律
上有规定,吹冰岁以上不满十四岁的为儿童;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则认为儿童年龄应在0-18岁。在《电影艺术词典》(1986)中,将儿童年龄分为3个档次:1、幼儿期的儿童(3至6岁);2、儿童期的儿童(7至10岁);3、为少年期的儿童(11至15岁)。笔者认为儿童电影针对的儿童年龄范围可界定在6-16岁,低于6岁的孩子还太过年幼,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欣赏电影。而6-16岁正处于人生价值观的塑造时期,儿童电影能为其起到引导和塑造的功能。而大于16岁的孩子已经长大,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无需再看儿童电影。
(三)儿童电影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不少行内人士及专家学者有研究过中国儿童电影的创作状况,也有了不少深刻的见解, 并且, 关于儿童电影的研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潘华在《拨开迷雾_走出窘境_论中国儿童电影的出路》一文中指出,应该给儿童一个健康的电影娱乐世界,以保证儿童的身心能健康成长。但从近几年的电影中看出,人们并没有清楚认识到儿童电影的受众对象和它的表现内容,因此想要走出窘境,走向繁荣,就必须认真审视儿童电影的认识误区。
曾智华在《传统与现实的结合——浅析中国的儿童电影》一文中认为,中国的儿童电影是关系到中国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文化产品,中国的儿童电影应该从励志的角度把传统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而恰到好处地向观众们传递出电影背后深刻的人文内涵
张震钦在《当前世界儿童电影创作的基本格局与呈现态势——来自一种观看的思索》一文中,就中外儿童电影开展比较研究,对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具有启示意义。作者认为当前世界儿童电影基本呈现美、欧、亚多元创作的格局,并具体说明了各自的特点。作者还对如何提高中国儿童电影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王群在《儿童电影创作:几分欢喜几分愁》一文中,从作为一个儿童电影创作者的角度出发,指出在中国电影迈向产业化的道路上,儿童电影的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儿童电影创作一直没有步入现代化进程。作者认为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是每个儿童电影创作者职责所在。
周星在《儿童电影现状与发展问题的认识》一文中指出,中国有大量儿童,却没有市场、有政策的支持, 却少有优异的作品。作者认为照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观念形态、政策要求、创作机制、市场把握都没有到位。
李学昭在《关于中国当代儿童电影存在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对中国当代儿童电影创作不断滑坡这一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商品
经济
对市场的影响、政府支持力度等因素,但归根结底是创作者没有潜心去创作适合儿童观看的优秀作品。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下一篇:
微博营销的蝴蝶效应+文献综述
当前中国国产艺术电影的...
浅析中国地铁广告的独特...
十三集网络剧《只为更好遇见你》
从杜蕾斯营销史看中国营销环境变迁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变迁原因和启示
从春晚语言类节目看中国家庭观念的转变
国内彩虹营销发展现状初探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