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可以建立在省际之间、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合作的基础之上,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省际、市际这两个层级在跨界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合作。
区域联防联控的管理模式分为两大类:第一,纵向机构的管理模式,即设定自上而下的机构层级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区域合作;第二,横向机构的协作模式,即自发行动签订减排协议通过利益协商实现区域合作。长期来说,纵向机构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制和环保工作的长效化、制度化。设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构虽然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在短期内难以建立。短期内以最小制度成本取得最优治理效果的方式是行政区之间的合作、协同努力解决跨界污染。区域环境协商是现阶段适用于我国区域空气质量管理的最佳模式。
1.3.2 国内的空气质量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地区和组织展开了新一轮的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工作,具体修订 情况见表1.3。由表1.3可见,发达国家几乎都增加了的环境质量标准,加严了O3的浓度限值。
表1.3 1997年以来国际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最新修订情况
国家/地区/组织    年份    修订内容
WHO    1997
2005    升级《欧洲空气质量准则》为空气质量准则,增加了1,3-丁二烯等污染物和PM2.5的准则
发布《AQG》全球升级版,修订了颗粒物(PM10和PM2.5),O3,NO2和SO2浓度限值
美国    2006
2008    实施PM2.5标准,日均浓度限值为35ug/m3,取消PM10年均浓度限值
实施O3浓度限值160ug/m3,加严空气中Pb的的浓度限值,连续3个月滚动平均0.15ug/m3
欧盟发布《环境空气中NO2、SO2、NOx、PM10、Pb的限值指令》规定SO2等5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发布《环境空气中苯和CO限值限值指令》,规定环境空气中苯和CO的浓度 限值
发布《环境空气中有关O3的指令》,分别规定保护人体健康和植被的O3的 2010年目标值
发布《环境空气中砷镉汞镍和多环芳烃指令》,规定了砷等污染物2012年目标浓度限值
发布《关于欧洲空气质量及更加清洁的空气指令》,规定PM2.5 2010年的目标浓度限值
日本    1997
1999/2001    增加了空气中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标准
分别增加了二噁英和二氯甲烷的标准
澳大利亚    1998
2003    调整了基于健康CO,NO2,O3,SO2,Pb和PM10的空气质量标准
把PM2.5纳入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日均浓度限值和年均浓度限值分别为25和8ug/m3
加拿大    1998    增加PM2.5浓度参考值
当前国际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为SO2,CO,NO2,PM10和Pb,但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将PM2.5作为最新的控制项目,取消了传统的TSP项目,而亚洲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则保留了TSP项目。对于PM2.5则没有增加的迹象;其次,欧盟英国和日本都分别将苯等有毒有害挥发性污染物作为污染物项目进行了规定,而且欧盟和英国还将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机动车排放的As,Cd和Ni等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规定。
上一篇:聚氨酯硬泡材料研究现状
下一篇:国内外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研究现状

ERP系统与会计业务重组国内外研究现状

能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动漫网站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现发展水平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

课堂拓展题材国内外研究现状

长期护理保险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