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效率低下。有资料表明,造船行业生产效率约为发达国家的1/7到1/10,若按人均产值或人均产量对比,仅为发达国家的1/20或更低些。有研究资料指出,目前9家大型造船企业的造船水平与国外的差距约为14年。在人均年造船吨位、人均年产值和生产效率3项指标上,造船企业与国外先进造船企业相差5到7倍。据测算,如果日本生产效率为1,韩国为2/3,中国则只有1/7到1/5。中国在分段建造过程中尚未做到跟踪补涂,分段二次除锈比例达60%到80%,甚至达100%,涂料消耗系数达1.9到2.0。而日韩造船企业普遍采用机械化钢板预处理、分段制造过程中跟踪补涂方式,分段二次除绣面积在20%以下,涂料消耗系数仅为1.2到1.5。中国造船企业的大量浪费、重复施工和返工,使工时浪费达55%,实际工时约为日本造船企业的8到10倍。

精度管理技术落后。现今中国的精度管理控制技术大概是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落后日韩大约10年。目前,日韩造船企业几乎达到分段100%无余量上船台,而中国精度控制的成功率只有85%左右。由于精度控制技术的薄弱,导致钢材的利用率低下,大大提高了造船的生产成本。在现今激烈的船舶市场中,是不利的。

船用配套设备系统落后。长期以来,我国对船用配套设备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许多核心船用设备依靠国外进口,不利于本国的生产设计技术的发展。以上海沪东造船厂为例,FCB法焊接技术的焊剂依靠从日本进口,大型设备如高精度的数控切割机依靠从欧美进口,船用配套设备的滞后的研发,极大的影响了我国造船生产技术的自主创新。发达国家在发展船用配套设备的同时,加强技术封锁,对我国造船产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数字化造船的生产设计标准化存在问题。以舾装生产设计标准化为例,我国舾装生产设计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缺乏自主制定的舾装生产设计标准;(2)各个船厂之间没有明确的生产设计标准,导致有些船厂之间Tribon和CAD信息转化传递过程中的信息缺失;(3)与国外相比,生产设计标准落后,导致舾装补涂率远高于日韩等国;(4)舾装生产设计信息集成度不高,现代造船模式强调船体建造、船舶舾装和船舶涂装的一体化,我国船厂在信息传递的效率上依然比较滞后。

上一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下一篇:散货船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ERP系统与会计业务重组国内外研究现状

动漫网站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现发展水平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

课堂拓展题材国内外研究现状

长期护理保险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

酒店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