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超重核研究的困难

虽然超重核合成的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其还是要验证“超重核稳定岛”是否存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目前仍然面临两个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困难[1]。其一, 预言“超重核稳定岛”位置的主要理论有宏观-微观模型、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和Hatree-Fock理论。这些模型虽然因为其侧重点和所选择的参数或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但其所预言的“超重核稳定岛”的位置均在大约位于Z = 114 , N =184 附近, 在目前, 合成的最重的超重核293116 ,距离N = 184还是差了7个中子。实际上采用熔合反应, 即便是利用可能的放射性束流, 也无法抵达“超重核稳定岛”的中心。因此, 需要寻找到新的合成机制。其二, 目前所采用的最成熟的测量和鉴别超重核的技术方式是通过目标核相继衰变到已知核来进行确认的, 这就要求目标核必须具有α放射性并且寿命在μs到min 的量级。若生成的超重核不具有α衰变性或其寿命大于小时量级时, 这种方法就不适用。而“超重核稳定岛”上的核素很可能不具有α衰变性而且寿命较长, 因此需要研发新的鉴别技术。

上一篇:金属材料对放射性核素的屏蔽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下一篇:国内外对含Pb2+、Sr2+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红枣去核机发展研究现状

船体结构强度及校核国内外研究现状

绩效考核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合成苯并呋喃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DSAs及其衍生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