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刘根荣(2007)、米立奎(2003)等国内研究者对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改造,完成了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即产业竞争力水平等于竞争力过程、竞争力环境和竞争力资产三者的乘积。其中,竞争力过程是指产业结构的变动、利润率的变化以及产业生产效率的改善,它们受到企业的战略指导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反映了该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能力。竞争力环境是指产业发展所在的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主要指影响产业发展的政府政策、市场体制等,硬环境主要指相关硬件基础设施,如交通、厂房等。 竞争力资产是指该产业所有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经企业家才能、品牌等),反映了产业保持并发展竞争力的能力。

4、行业角度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1998)从行业的角度建立了把价值链、市场结构和行业分析相结合的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学框架。裴长洪(1998)认为,国际竞争力需要对产业内巨头进行考察,因为他们在较为集中的市场中拥有更多的竞争力因素,能反映真实的产业情况。竞争市场根据方式和主体的差异,分成4部分:1纯国内竞争市场、2大宗贸易竞争市场、3多国竞争性市场、4全球性竞争市场。产业国际竞争力根据竞争过程可分为6个部分:1竞争实力、2竞争压力、3竞争动力、4竞争潜力、5竞争能力、6竞争活力。 

上一篇:城市废弃地营养结构特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网络问卷调查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影产业国际竞争力...

Petri网的理论发展及研究现状

V型夹层板性能和等效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社会网络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旅游演艺产业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集群行为政治过程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公共卫生服务协同供给绩...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紫陵阁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组态王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