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越调大师申凤梅先生创立了越调的“申派”艺术,并和一批致力于越调发展的老艺人一起把越调推向全国,在当时整个越调剧种不太景气的情况下,申凤梅的唱腔艺术风靡全省,深为广大群众喜爱和推崇并被广为传唱。申凤梅摒弃越调陈旧落后的元素,在学习借鉴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糅合其他戏曲元素,大胆革新越调唱腔,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唱腔和演唱技巧,从而开启了“申派”艺术辉煌发展的大门。“申派”艺术使越调的声誉、地位、影响得以相对的稳定。“申派”艺术是越调艺术与演员天才的结合,是越调剧种的成功造化。
二、越调“申派”艺术发展的两个时期
一代越调大师申凤梅摒弃越调陈旧落后的元素,在学习借鉴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糅合其他戏曲元素,大胆革新越调唱腔,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唱腔和演唱技巧,创立了越调的“申派”艺术。“申派”艺术的特点是唱腔苍劲豪放、韵浓郁醇厚,高腔自然,低腔厚重,演唱时慢儿不散、快而不乱,还常在唱中加说、唱中带笑等。在申凤梅时期,“申派”艺术在申凤梅的引领下得到了辉煌的发展。如今,在“申派”传人们的共同努力下,“申派”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一) 申凤梅时期
越调“申派”艺术,由一代越调大师申凤梅创立,在大量越调受众中,存在着只有“申凤梅”才是地地道道的越调的偏爱。“申派”艺术是越调艺术与演员天才的结合,是越调剧种的成功造化。1963年申凤梅到京演出,被总理誉为“河南的活诸葛”,其深厚的演唱功力在当时得到了首都戏曲界的高度评价。
1.申凤梅生平简介。申凤梅是河南卓越的越调表演艺术家,生于1927年农历腊月二十二日,祖籍河南临颍。她11岁开始学艺,14岁搭班。1938年入临颍县张盘镇越调科班学艺。1941年 出科,投靠南将罗村江湖班的大师兄李大勋。在江湖班里师从名老艺人姜高学唱。1945年 农历3月28日,樊城剧团和襄县剧团在襄县双庙对戏,因演《砸当典》受到好评,被誉为“铁嗓子大梅”。
1950年秋,申凤梅随金凤楼赴西安演出,轰动西安城。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在《收姜文》一剧中扮演诸葛亮,荣获演出一等奖。1958年 光荣加入中国,10月 在郑州为主席演出《收姜文》。1963年 进京演出,轰动京城;4月1 日,拜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为师。
1965年,在郑州演出《卖箩筐》,获演出一等奖。1980年春北京电影制片厂把《诸葛亮吊孝》拍摄成电影,申凤梅担任诸葛亮一角。1987年 申凤梅被选为中国十三大代表。1992年 率团赴上海演出,荣获第四届白玉兰奖荣誉奖,被选为十四大代表。1994年,申凤梅抱病拍摄7部13集越调电视艺术系列片《诸葛亮》。1995年5月,申凤梅率团参加中国戏曲第三届“金三角”交流演出,因成功演出新编历史剧《七擒孟获》,荣获最高荣誉奖。1995年7月20日凌晨,一代越调大师申凤梅在周口病逝,享年68岁。
上一篇:浅谈地方戏曲沁阳怀梆的发展和特点
下一篇:从《漂泊的荷兰人》读瓦格纳歌剧中的哲学思想

浅谈均衡器在后期缩混中...

浅谈龟兹乐东渐对琵琶曲...

浅谈歌剧咏叹调《月亮颂》的演唱体会

浅谈琵琶曲中新型演奏技...

浅谈芭蕾舞外开与中国古典舞外旋的区别

中国民族声乐及作品艺术浅谈

对中学音乐课中“课外拓...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