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抗战时期的音乐创作发展特点分析(4)
随着全国歌咏活动的中心从重庆转移到延安,解放区涌现出很多歌颂、歌颂领袖,歌颂新社会及新生活的作品,有些歌曲虽然仍以旧调加以填词,但是新的生活、新的思想、新的歌词使原有曲调产生了一些质的变化,同时反映出解放区热火朝天积极抗战的特点。
三 、国统区的音乐生活
(一)四十年代国统区音乐生活
四十年代时,国统区的音乐文化受到了当时国民政府的控制和歧视,几乎处于停带状态,但是,经过大批爱国音乐家的努力后,虽然常常受到国民政府的破坏和压制,而且还面临种种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是,国统区的音乐文化事业还是在艰难的一点点崎岖发展。
1.国民政府对抗日音乐运动的压制破坏
在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成立了各种名目的音乐机构,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全面控制文化宣传,国民政府还搞了很多音乐活动,来扩大自己的影响,无非是为了同抗日救亡运动争取群众。国民反动派一方面加强对群众抗日音乐运动的压制和迫害;另一方面加强对各地到“大后方”的音乐家的笼络,想要全面控制国统区的音乐战线。
2.夹缝中的进步音乐
国民政府在统治区内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对抗日救亡音乐运动进行了干扰和控制,并带来了一时的困难,使响应抗日救亡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一定的疑惑和动摇。面临国民统治区音乐运动中所出现的上述复杂的情况,以李凌、赵沨为代表的国统区的进步音乐工作者,在的直接领导下,于一九三九年成立了“新音乐社”,并于一九四零年一月公开出版《新音乐》月刊,争得了一个能够公开合法宣传革命音乐创作和理论,沟通各地抗日音乐运动的情况和经验的舆论阵地。
(二)国统区的音乐作品及特点
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中西洋乐是比较受欢迎的,其中也不乏有很多进步的音乐家。代表音乐家如马思聪,马思聪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的各种题材的音乐艺术作品,在
国内外
享有较高声誉,在我国近代和现代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乐曲声部间虽然颠来倒去,但始终保持很好的音程结合。听起来即统一又有变化。声部间节奏互相补充,互不干扰,此起彼伏,处处都在作曲家的控制之中。例如《思乡曲》,《思乡曲》是马思聪在广州
教学
时创作的作品,引用蒙古民歌为创作素材,反映了旧社会时,人们为了谋生而远离故土所表现的思乡情,马思聪用思乡作为主题,作品中多次变奏,然后又回归主题,是一部单三部曲式的作品,首先,如歌一样的行板,旋律跟原民歌相似,如泣如诉,音色凄凉优美,思乡之情非常浓烈;第二段,旋律缠绵,幽爱如歌,表现出思乡人的迷茫心情;第三段音乐旋律就变得轻快起来;第四段时乐曲使人感到豁然开朗起来,象是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第五段,再现了第一段的主题乐曲在不协和的小七和弦上结束,令人产生无穷的回,深切表达了身居海外的人们对水深火热之中的祖国的思念之情。
国统区还有其他比较有影响力的抗战音乐,创作多以抒情歌曲为主,因为抗战初期,国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爱国的音乐家不得不用曲折迂回的方式表达爱国情怀,不过四十年代后,国民的错误态度得到了纠正,使国统区的音乐出现了一些光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石林的《黎明大合唱》,林苗的《歌谣组曲》,唯民、叶子良的《天乌地黑》联唱,李凌的《南洋伯返唐山》组歌,以及马思聪的《抛锚》、《民主》大合唱等均以控诉国民反动统治为主要内容,都是民歌联唱类型的中型声乐作品,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积极积极参与抗战的愿望与决心。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中国好声音”的音乐“正能量”之我见
下一篇:
浅谈蒙古长调的艺术特色
南京⽩局的历史渊源及其艺术特⾊
流行音乐产品测试中的用户体验研究
阴阳学说在中国古典舞当...
论维吾尔族舞蹈中旋转的特点及运用
潞府上党梆子的文化特色
江苏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之我见
宿迁市农村基督教音乐活...
组态王文献综述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紫陵阁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