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      D        G—D       D—b      b           G
 
  A3        连接                   E                              C                    A4
A3                    I        连接        J          E          F          E         A4
266~297  298~300    301~312  313~321   322~339   340~355   356~371   372~382  383~404
12+20                  6+6                 6+6+6       8+8       8+8                 12+10
 b                     A                   f        G—D       D         G        b
       
 F                                Coda
K            K1            终止式     A主题回忆     属音持续
405~428      429~458        459~463     464~469      470~482
6+6+6+6      6+6+6+12
 b
由曲式图可以看出,在格林卡这部作品的第九和第十部分的连接上,取消了原有插部后接主部主题的写作方式,而是由第四插部到第二插部的变体,然后再到主部主题的形式出现。在第二插部的变体C1的写作上,其中首段和中段与前面相同,再现段的后句与主部 A4 的再现形成重叠式闯入结构,由 C的再现段的持续音形成的乐句一直贯穿到第394小节,与主部 A4 形成了长达12小节的重叠,而插部则形成了一个没有终止的开放的结构。(见谱例8)
谱例8:格林卡《幻想圆舞曲》(383~394小节)

在格林卡《幻想圆舞曲》这部作品中,由弦乐队奏出主部主题,然后由管乐队将主题通过变奏手法奏出。经过中部进入再现部。通过两个展开性的段落进行发展,由华彩段将整首作品推向第一次高潮。结尾部分由再现部和属音持续的音阶组成。假再现在音乐的表现上并没有形成整个音乐的高潮和终结,而且调性也没有回归到主调。主部主题完全再现后,作者依次将此幻想圆舞曲的主部及插部主题做出总结性的发展,并在乐曲结束的时候达到整首曲子的最后一次高潮。同时在乐曲内部又有回旋曲式和套曲原则相结合的特征,速度以Allegretto poco mosso 为主,速度快且风格壮丽。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潢川锣鼓的传承与发展毕业论文+艺术特征

试析舞蹈练功残及其社会影响

论维吾尔族舞蹈中旋转的特点及运用

以幼儿为本幼儿舞蹈创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遗忘的时光舞蹈编导

少儿舞蹈教学中的技与艺

山西太原舞蹈培训快速发展的新思考

浅析鼓子秧歌中稳的动态...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