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颍上县第五中学音乐教育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及特色

 1。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

颍上五中在“崇德重智 、艺体兼长”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大力发展社团化艺术,除正式课程以外共组建10个社团,其中音乐类社团有3个、社团具体情况如表2:

表2:音乐类社团调查情况

序号 社团名称 指导教师 活动时间 活动场地 主要内容 社团编制 成立时间

1 学生合唱团 刘光明 周二、四下午 音乐教室 学生合唱 50人 2012年

2 威风锣鼓队 刘贺 周二、五下午 器乐教室 民族打击乐 48人 2012年

3 舞蹈队(2个) 尤瑞 周一、三、五下午 舞蹈教室 民族舞、颍上花鼓灯 20—30人 2013年

据表2,可看出五中设有丰富的音乐社团活动,学生除了日常的音乐课程以外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与长处参加艺术社团进行学习,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另外除上述社团,学生每周四与每周二下午会固定进行“音乐写字课堂”的教程。引导学生体会音乐魅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文献综述

通过笔者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到颍上第五中学虽创办不久,但是校方极其注重开展校园艺术活动。除了固定的元旦,国庆,中秋晚会外,学校会定期举行“校园歌手大赛”,“班级艺术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与平台。

同时,学校一贯主张走出校园,重在实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外活动,并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反响。在2014年3月8号“中学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中第五中学以自创的组舞《千人扇子舞》(由七年级全体学生出演)震惊全场,被称为开幕式近年来最大的亮点,其中穿插的“五中体操”、“锣鼓表演”、“功夫扇”等备受好评。同年在“14阜阳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中表演的自创舞蹈“啦啦操”,也受到了体育局局长和各界领导的极度关注与表扬。近期在颍上县“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五中学生的舞蹈《欢歌》以及大合唱《铃兰》《花蛤蟆》也作为了展演第一周第一场节目进行了演出。

2。颍上特色花鼓灯教学

五中音乐教育最具特色的是“颍上花鼓灯”的教学。“花鼓灯”作为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表现,被称为“东方芭蕾”又有“淮畔幽兰”的美誉。颍上作为花鼓灯的故乡,其花鼓灯以热情、奔放、优美、细腻的表现形式成为淮河流域花鼓灯三大流派之一。颍上花鼓灯起源于生活,创造在民间,大多为即兴演唱,多用锣鼓敲击(常用鼓、锣、镲、小锣等四件),音乐采用民族五声音阶,主要有大花场和小花场等段落。2006年5月20日,颍上花鼓灯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红歌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下一篇:蒙古族威力斯的舞蹈表演风格

江苏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之我见

淮安市中学音乐课合作编创教学

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先声教会学校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新体系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

以幼儿为本幼儿舞蹈创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课堂创新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