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十岁为界,杨维桢前期人生奉行正统儒学,修身齐家,拯物济世。后期人生以“补 天无术”之感慨,遁入山林,在江山风月中耗尽余生。仕途艰险与现实的无奈也引发了其 性格的骤变,此时的杨维桢已彻底狂放不羁,玩世不恭,将怀才不得志的现实困感转向了 诗文书画,在翰墨间找寻超逸人生的隐士之趣。《张氏通波阡表》《梦游海棠城诗卷》等代 表作皆于这一时期成就。我们也可从此可探见杨维桢的才情与性情的不羁,因此也不难理 解他晚期对于书法的反叛与创新。 

杨维桢的生平,元代社会的动荡,我们可以看出杨维桢宦海的浮沉是与外部环境紧密 相关的,这些都是造成其“奇崛”书风的主要原因,他由积极入世的态度渐而走向性情狂 放、玩世不恭,这也必然对其书风产生深远影响。 

1 杨维桢书法风貌特征 

1.1 肃穆严谨的楷书 

     《周上卿墓志铭》此作品是当前发现的杨维桢仅存的小楷代表作品, 杨氏楷书之作历 来罕见,因此这件墨迹就显得弥足珍贵。 

这篇墓志铭是应周子之之请为周上卿创作的一篇墓志铭,文中记录了周上卿人生中的 一些经历, 所撰行文简洁生动富于性情,充分显示了杨氏出色的文学才华。 文字小楷书 为摹勒上石之底本,但见用笔稳健劲险,结体端严精准。值得称道的是,通篇因笔致挺健 多用挑笔,而愈显气息连贯满幅生机。从通篇分析来看,杨维桢取法对象更为接近唐代欧 体楷书。但就用笔来看, 《周上卿墓志铭》与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有异曲同工之妙。 

2       《中国历代碑帖经典:清黄自元杨君墓志銘》,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4 年 元杨维桢《周上卿墓志铭》                     唐欧阳通《道因法师碑》 

楷书的发展高峰期在唐代,而元代楷书书家相对较少,但从这件作品可以看出杨维桢 书学取法来源,同时也证明了杨维桢宗法晋唐的书学理念。 

1.2 高古劲健的行书 

杨维桢的行书作品众多,本文以《鬻字窝铭》和《城南唱和诗卷》两幅作品为范例进 行分析。 

行书《鬻字窝铭》是杨维桢为江都穷儒盛端明所作的一篇铭文。文中盛赞端明矢志不 渝的气节,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上一篇:寿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下一篇:江苏省高邮市低碳居住区景观设计

从吴镇《心经》谈元代隐士书法

徐霖篆书风格浅析

阳明书学思想对其书法风...

北宋蔡京书风赏析书法风格

简牍的形制及材质对简牍书法风格的影响

探析儒学对曾国藩书法风...

以简帛书法为例浅析隶变的过程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