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石之美者,玉器除了它不同于陶罐瓦器的粗糙,往往除了有着精致的外相以外,它的文化内涵更值得细细一品,人们把精神寄托和品德理念置于其上。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这样的情况是从兴隆洼文化始起。所以笔者将会从目前可鉴最早的兴隆洼文化开始,详细分析一下每个文化的玉器特征,对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特征研究结合其意义,将研究置于时代背景社会意义之下,望得出一些有利于研究该时期的一些发现。
(二)目的与意义
新石器时代公认是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中国新石器文化在目前所知,至少距今10000年前,其时代悠久,未知的还有无限可能去发现。新石器时代是在考古学上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研究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特征,从小入手,见微知著,有助于我们对当时社会更进一步的了解玉器与当时社会的紧密联系。
本论文将研究玉器特征在各个新石器时代的特色,研究其器型、纹饰,从中可以看出古人的工艺技巧水平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从而推断出新石器时代玉器发展的一个过程。
研究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是一个趋势,现今的古玉市场和收藏市场,有许多国人都将目光放在中华古文明的器物上,本文提供了一些新石器时代主要的器型纹饰,对古玉鉴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论文将分为引言,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的主要特征,结论三个部分。本文以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几个代表性玉器文化为全文的主题框架,以时间为轴,研究总结各时期玉器器型纹饰。
2研究方法
因考虑到笔者所要研究的时期是距今历史比较久远的新石器时代,很多方面都难以技术上支持,所以基本还是以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为主,结合前人的经验,来探讨玉器本身。本文笔者运用最多的是文献调查法,会结合数据库中的图像资料等进行展示分析。
文献调查法:笔者会在前期进行大量的文献资料的查阅学习,透彻地了解论文研究相关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来客观真实地分析。
实地调查法:鉴于所需要考查的玉器都非常的珍贵,所以可能无法做到去出土地进行实地考察,取而代之的是去各地的博物馆实地考察该时期的玉器,从而使得本文内容更饱满,笔者思维维度也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上。
举例论证法:本文在分析每一个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玉器时候,结合数据库图片,具体分析纹饰和器型,让读者能够更加具象化的了解。
(四)研究现状
新石器时代距今遥远,正由于它的历史久远,许多观点都大径不同,众说纷纭。杨建芳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多种文化分布固定,理论上各不相干,各有发展。但深入观察,便可发现不同地区的文化之间存在着传播、影响等现象。在玉器中这一现象更为明显。1赵荦认为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最后一个高潮阶段,而随着良渚文化的消亡,新石器时代高水平的玉文化现象也逐渐灭亡。2于成宝说新石器时期的玉器风格非常稚拙古朴,工艺简单,少有装饰,纹饰一般为飞禽猛兽等动物形象,反映了远古人的独有的情感和观念有着一种天然的神秘感。3王囡说中国古代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玉器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社会功能的演变,如生产的、礼制的、政治的等等;巫玉文化是玉器发展的一个阶段,主要突出了玉器的宗教功能。在史前时期,巫实际扮演了最高统治者的角色,而玉器成为巫与神沟通的一种媒介。4陈杰在良渚文化玉器的研究上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角度,或者说是现在极少人研究的一个方向,分析了良渚文化圈之外的玉琮,讨论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内的流传和演变,进而得到观点:良渚文化圈以北地区与以西、以南的流传方式不同,反映了文化传播和文化迁移的两种特点。5黄建秋和方向明两人将神人兽面的眼鼻进行分类,眼部纹饰分为十二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