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苏轼论画与文人画的发展关系(2)
苏轼将文人画称为“士人画”,在《又跋汉杰画山二则》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并对士人画与院体画做出了区分,他认为“观士人画,如阅天下之马,取其意气所到。若乃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一〕苏轼认为文人画与院体画的最大区别在内在思想,文人画是具有意气的画,在这里,意气一词可以被解读为士人之气,也就是通过画面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文人思想,浓厚的文人趣,这也是文人画自产生以来一贯具有的内涵精神。
三、苏轼论画的创新
根据苏轼现存的画论来看,不难看出他推崇风格清新秀丽,浑然天趣,画面气韵生动的绘画作品,也就是凸显了画家坚定的主观性,区别于画匠之作,有着浓重个人情怀的文人画。
而在苏轼的诗文题跋中,论画也都是围绕着文人画所展开。苏轼本人也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二〕首创了“诗画一律”的观点,认为文人画既要具备自然的天工之趣,也要包含清新意趣。所以可以说苏轼是文人画的坚定拥护者。
苏轼不仅只是继承了文人画一贯提倡的清新秀丽的画论。同时也根据自身的创作感受,在文人画的鉴赏创作角度提出了其它极为丰富的画论思想,其中“传神论”和“常形常理”最具代表性,也最能体现出苏轼对于文人画的深入认知。
“传神”这一理论最早见于晋代画家顾恺之的画论,顾恺之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三〕苏轼所著《传神记》一文发展了这一理论。苏轼认为绘画意在传神,非过度形似,而是在于所绘内容神似,更提出要通过具体的艺术技法表现,画家进行细致观察,善于提炼人物突出的特征标志,“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四〕以达到传神境界。‘传神论’不仅是苏轼对于艺术观察所提出的重要方法,更是对绘画艺术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
“常形常理”画论的提出,最早见于苏轼观文与可画竹而写出的《净因院画记》。苏轼认为绘画的事物不外乎两种,一类是常形,即为有固定形状,另一种是有内在规律但不存在固定的形状。画家在进行绘画过程中,既要描绘常形,也要符合常理。因此苏轼认为“合于天造,厌于人意”是绘画当中“形”与“理”统一的最高境界〔五〕并且提出只有文人画可以体现出无常形之物,而画工只能画出有常形之物。由此可见,只有追求格调上的脱俗,注入了极高的文学修养的绘画作品方可成为文人画,这一观点已成为贯穿苏轼所有画论的主体思想。
无论是“传神论”“常形常理”以及,苏轼所提出的画论重点都在一个“意”字,也就是文人画所追求的潇洒自如,不拘笔法,旨在抒发内心的情怀。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虢国夫人游春图》工笔人物画中色彩的作用
下一篇:
浅谈徐渭写意花鸟笔墨的情感因素
浅谈科普型APP的界面设计与用户需求的关联
定格动画中的镜头运用与特性浅析
基于智慧文化校园app的研究与设计
船用警报装置的改进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的智能电动牙刷创新设计与研究
乐在长山下养老院规划与建筑设计
空间与景观的共生融合c...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