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案例中法院判决可以看出,我国法院不支持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具体从法理角度来分析,用人单位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不具有行政机关的性质,在我国只有行使公权力才能进行经济处罚,那么用人单位也就无权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经济处罚的条款,换句话说,就是用人单位不能对员工进行罚款。案例中用人单位的经济处罚必然会败诉,但是用人单位可以采取如报警或者对员工其他非经济处罚如记过之类来对张某的偷窃行为进行管理。

   目前在我国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许多员工因为迟到等原因而被用人单位进行经济处罚的比比皆是,也因此引起过大量劳动纠纷,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用人单位的经济处罚权是否合法合理也就成为了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与探究。源`自,吹冰`.论"文'网[www.chuibin.com

2 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的现状分析

2.1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产生与废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计划经济为时代背景,在中央高度集权的经济环境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企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公有制企业和行政机关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这种“政企不分”情况下,公有制企业相当于“准行政机关”,参照了行政机关的管理体制。企业和员工形成了不平等的上下级隶属关系,但是企业劳动者也因此就有了“铁饭碗”,成为公有制企业的终身制员工。在没有严重违纪情况下,就无法开除,那对于一般的违纪行为,就这样就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惩罚措施,否则用人单位无法很好的制约劳动者。因此在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职工奖惩条例》,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对职工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在给予上述行政处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罚款”。可以看出《职工奖惩条例》赋予了企业有着严重行政色彩的经济处罚权。

但是在2008 年1 月15 日,国务院废止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516 号令)。这是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计划经济已不存在,企业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劳动用工逐渐实现合同化。《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时过境迁,在当今社会中不应该再存在有严重行政色彩的处罚条款。用人单位的经济处罚权是一种类似行政机关的公权力,而权力的行使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只有行政机关可以行使。现在的用人单位仅仅是一种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具有市场经济特色,作为权力行使的主体就不适格。如果授予用人单位经济处罚权,则违悖法治原理,造成对法治建设的冲击。而且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也由之前的终身制也成劳动合同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也就是平等关系,并且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过剩,劳动者就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再由用人单位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就不符合保护弱者的原则。

2.2我国现行关于用人单位经济处罚权的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废除之后,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制定经济处罚也就失去了法律依据,各省制定的工资支付办法也失去了上位法的支持。但是目前有些地方仍然有经济处罚权的相关规定。

在2008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中,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规章制度对劳动者实施经济处分的,单项和当月累计处分金额不得超过该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且对同一违纪行为不得重复处分”。从法条中可以看出是支持用人单位进行经济处罚的。

上一篇:解读油画创作《如歌的行板》
下一篇:中国山水画的设色和情感表达

魔鬼主题酒吧室内设计

上善若水海口经济学院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造物节文化经济盛會与美學新思【10050字】

体验经济下深度城市美學的挖掘【3473字】

波希米亚人”与老克腊”...

适應与转换高速经济发展...

室内设计之实践--小户型设...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