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多孔纺丝载药纤维的制备及其药物释放性能的研究(3)
(3) 抗菌作用
壳聚糖高分子化合物复杂的空间结构中含有高活性的功能基团,可表现出类似抗生素的特征。盛志坚等[8]进行的壳聚糖抑菌实验表明,壳聚糖对某些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表葡菌为0.008%, 金葡菌为0.016%, 大肠艾希菌为0.032%, 绿脓假单胞菌为0.064%, 白色念珠菌为1%, 证实壳聚糖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何静等[9]报道,壳聚糖用于化脓性伤口,88% 的患者不用抗生素即可治愈。
甲壳质和壳聚糖经实验和临床证实,具有止血作用,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促进伤口愈合及抗菌等特性,在外伤治疗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甲壳质和壳聚糖在外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天然聚合物的力学性能较差,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因此科研人员开始着手对其进行改性或直接使用生物安全性能较高的合成聚合物,如聚乳酸(PLA)、聚乳酸-丙交酯共聚物等。
1.2药物包埋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1.2.1微囊包埋药物的方法
20世纪70年代末Narty等人首先提出纳米微囊的概念,他们发现纳米微囊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从而使它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作为药物载体的纳米微囊有良好的靶向性和缓释作用。当药物粒子以纳米微囊形式存在时,将其注射到静脉中不会引起毛细血管的堵塞,因为人体中最细的毛细血管直径也有4μm,纳米微囊很容易通过。药物纳米微囊可作注射用缓释药物制剂。当注射到人体特定部位可使药物集中在此部位发挥药效,而且有保护药物、降低药物释放浓度、易于控制的优点。人们的研究还发现,某些物质的致癌作用不仅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而且与这些物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时的粒子大小有关。通常粒子越小则致癌作用也越小,因此使用药物纳米微囊可使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副作用也减少。由纳米载药微囊的上述优势,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研究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
微囊是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包裹成为的药库型微型胶囊。微囊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及口,还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并会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固化液态药物,以方便其使用,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应用最多的是通过微囊化方法形成缓控释制剂和靶向制剂。微胶囊技术从20 世纪30 年代发展至今已有80 多年的历史。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微囊化技术也随之增多,也没有很
系统
的分类。微胶囊的制备按照成膜方法分为
化学
法、
物理
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锐孔法。物理法包括喷雾干燥法、空气悬浮法、真空蒸发沉积法、静电结合法、包结络合物法、挤压法。物理化学法包括水相分离法、油相分离法、复相乳液法、熔化分散冷凝法、粉末床法[10]。
w/o/w复乳溶剂蒸发法是通过制备复相乳液,再挥发分散相溶剂以制备微胶囊的方法,1970年由Vrancken和Claeys获得专利[11],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分离技术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水溶性酶、血红蛋白、肽及药物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胶囊化多采用w/o/w复乳溶剂蒸发法,目前制备缓释药物微胶囊最常用的方法也正是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其原理如图1.1。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过程包括:
1) 将成膜聚合物溶解在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中(此溶剂的沸点比水高)。
2) 将溶有芯材的水溶液分散在上述溶液中,形成w/O乳液。
3) 将W/0乳液加入到含有保护性胶体的水溶液中并分散开,形成w/o/w型复相乳液。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莪术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
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制备及其溶出度考察+文献综述
清凉活化散载药护膝對膝...
功能化多孔二氧化硅制备及释药性能
纳米金刚石载药系统粒径调控
手性配体及其多孔锌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RP-HPLC法测定纳米载药材料的吸附能力研究
叶酸修饰氧化锌纳米粒载药性能的研究
PEI修饰CaCO3纳米粒的研制及载药性能研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