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加米霉素对猪呼吸道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2)
引起猪呼吸
系统
疾病的病原菌非常多[1-2],其中病毒病原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圆环病毒2 型(PCV-2)、伪狂犬病病毒(PRV)、流感病毒(SIV)、猪瘟病毒(HCV)等。细菌病原有支气管波氏杆菌、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此外还有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及弓形体等。猪群受到上述病原的感染后,会使得猪的机体免疫力下降,给其它病原体的侵入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易产生十分严重的继发性感染,使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情更严重,导致猪群死亡率升高[3]。
抗生素在防治此类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青霉素类、头饱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氟喹喏酮类等[4-5],其中以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应用最多。本文以目前较新的兽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加米霉素、替米考星为对象,测定其对猪呼吸道常见致病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对保证严重感染的疗效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使用潜在毒性抗生素或对轻度耐药病原菌作抗菌治疗时,MIC结果是拟定合理抗菌方案的主要依据[6]。
加米霉素(Gamithromycin)属氮杂内酯类抗生素,是由法国梅里亚国际有限公司(MerialLtd.)研发的动物专用大环内酯类半合成抗生素,为已有商品名Zactran的注射液(规格:150 mg/m L),分别于2007年、2010年和2011年被欧洲药品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加拿大保健产品与
食品
管理
局(health products and branch,HPFB)和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ood and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上市销售[7-8],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由溶血性曼氏杆菌、巴氏杆菌和睡眠嗜组织菌等病原菌引起的非泌乳牛的呼吸系统疾病[9]。2014年7月,EMA增加了加米霉素在猪肝脏、肾脏、肌肉、皮肤+脂肪中的的最大残留限量(MRL)[10]。2016年2月,欧盟批准Zactran用于治疗由胸膜肺炎放线菌、多杀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SRD)。
加米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与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相同,主要是与敏感菌的核蛋白体 50s亚基结合,使肽链的合成和延长受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加米霉素的结构中含有7α位氮杂环,因这一
化学
结构使得加米霉素在生理 p H 条件下可以被快速吸收,并能在靶组织肺脏中长时间的文持有效浓度。此外,加米霉素还具有单次给药、吸收快、分布广、
生物
利用度高、低残留、安全高效等优点,故在畜禽生产养殖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11-12]。
Mitchell等[13]研究了加米霉素对引起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生物型(MmmSC)在人工培养基和成年牛血清中的体外抗菌效应动力学,与此同时测定了两种早期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替米考星与泰乐菌素的抗菌效应,从而对加米霉素和两者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在人工培养基中的MICs值明显高于在成年牛血清中测得的MICs值。细菌初始接种量为106CFU/mL时,加米霉素、泰乐菌素和替米考星在人工培养基中对Mmm SCB237菌株的MICs值分别比在牛血清中高64倍、8倍和64倍,MmmSC Tan8菌株的情形也与此相似。当血清热失活之后,会产生MIC值比人工培养基和未处理血清中MIC值都要高的结果。
Baggott等[14]从具有BRD症状的青年小牛鼻拭子中分别分离出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 haemolytica,Mh)2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14 株以及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34株,然后测定加米霉素对这3种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表明,加米霉素对3种菌的MIC值范围分别为:Mh0.5~2.0µg/m L、Pm0.125~2.0µg/m L、Mb>16 µg/mL)。而当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42)和msr(E)- mph(E)存在时,加米霉素对40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m)和29株溶血性曼氏杆菌(Mh)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5],在检测不到erm(42)和msr(E)- mph(E)的大环内酯类敏感菌中,加米霉素对8株Pm和7株Mh的MIC值范围分别为0.25~0.5、0.5~1mg/L;erm(42)和msr(E)- mph(E)三种基因同时存在的分离株中,加米霉素对Pm和Mh的MIC值范围分别为16~64、32~64mg/L;仅携带erm(42)基因的分离株,加米霉素对Pm和Mh的MIC 值范围分别为2~4、4mg/L;仅携带msr(E)- mph(E)基因的Pm测得加米霉素的MIC值高达32mg/L,该试验中未分离到仅携带msr(E)- mph(E)基因的Mh,故未检测其MIC值。作为一类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加米霉素对引起牛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但在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出现后,加米霉素的MIC值也相应升高。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羟甲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分子进化及其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下一篇:
饲喂高精料日粮对山羊瘤胃代谢与功能的影响
桑叶咀嚼片的研制及其1...
论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
沙盘游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
高强度面孔与身体表情对...
对失独家庭开展心理援助的策略研究
催眠对经历重大生活事件...
高强度真实情绪刺激对注意的影响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