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种鸭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抗体水平的监测(2)
自禽流感最早发生于1978年意大利以来,已多次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行。1978年发生时被称为鸡瘟,直到1995年才被科学家证实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才被命名为禽流感。我国首次于1997年香港发现人可以感染禽流感后,便引起WHO的高度重视,2003年以来禽流感在亚洲地区呈零星爆发。2014年以来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持续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爆发流行;其他亚型重组病毒不断出现,如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相继出现在韩国、日本、德国、荷兰、英国、美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于此同时,美国、加拿大相继发生了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
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为单股负链8节段的RNA病毒,球形杆状或长丝状是其病毒特征,直径80-120 nm,是一种有囊膜病毒,病毒颗粒由囊膜和核衣壳组成,其囊膜表面有呈棒状的血凝素(HA)和蘑菇状的神经氨酸(NA)两种不同的纤突。血凝素(HA)是构成囊膜纤突的主要成分,以三聚体存在,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阻止禽流感发生,神经氨酸酶(NA)不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但能够减少病毒的排放量,以四聚体存在。[4]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尚未发现由人传人的现象,但可由家禽传染给人,在家禽、猪、鲸、马等动物中传播致病的主要为H5N1、H7N7。根据其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可分为H和N两大类,H亚型共16个亚型,分别为H1--H16,N亚型根据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N)分为N1-N9不同亚型,共9个亚型,而A型流感病毒则由这16个不同的H亚型和9个不同的N亚型经过排列组合而形成。
目前
国内外
对于禽流感的防治主要以疫苗免疫接种为主。随着
生物
科学技术的发展,禽流感疫苗的开发也在不断取得进步。用于禽流感防控的疫苗主要有常规疫苗、新型疫苗、交叉保护性疫苗三种。在鸭上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V)主要为H5亚型禽流感疫苗,因此,在鸭上用于防控禽流感的疫苗主要为由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2014年以来,韩国、日本、中国等多个国家在养鸭业上多次发生H5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接种的一个新途径是使用新型病毒载体疫苗,如痘病毒载体,它在北京鸭和番鸭上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并且可以进行1日龄免疫接种。[5] 任何的防治措施都有其条件的限制。鸭的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由于受到疫苗种类、鸭品种、免疫程序、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只有针对这些因素研究才能更好地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H5在鸭群中的感染和排毒。有研究者曾在北京鸭和番鸭上进行了三种不同的免疫程序试验,其中两种方法分别是在1和14天或7和21天接种两个剂量的疫苗;另一方法是在14天时接种一个剂量的疫苗,结果发现7和21天接种能获得良好保护。[6]由于受到母源抗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来对禽流感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禽流感检测技术不断取得进展依赖于分子生物学等各项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用于禽流感的检测技术主要有血清学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血清学技术主要有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HA-HI)、琼脂凝胶扩散试验(AGP)、免疫荧光技术(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面Suarez等 [7](2003)建立的AIV RRT-PCR检测方法,作为禽流感综合防治的措施之一,不但能对感染的禽和环境样本检测,而且还能对不同种类消毒药的消毒效果及环境状况作出判断。RRT-PCR使检测时间缩短为4 h,敏感性极高接近鸡胚病毒分离;探针的应用使假阳性达到最小化,并且采用全封闭反应,杜绝了PCR产物的气溶胶污染。[8]但目前用于不同HA亚型和NA亚型的AIV检测单多重RRT-PCR探针设计困难,成本较高。Phipps等[9](2004)基于禽流感病毒的M蛋白基因和H5、H7亚型的基因分别建立了用于检测15个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通用型NASBA和H5、H7亚型鉴定NASBA,6小时便可完成检测。NASBA是全封闭反应,产物为RNA,不易对实验仪器造成交叉污染,[10]而且还是一种高通量的方法,非常适合于大规模样品的筛查。在NASBA技术上进一步发展出的实时NASBA技术,[11]使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为提高。但是很多因素会导致进行NASBA时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基质相关的抑制剂能影响目的基因的扩增从而出现假阴性结果,相反的,基质相关的某些成分出现非特异性扩增,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当前WHO一般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HA-HI试验)进行全球禽流感的监测,而我国也对此种方法进行了规范,农业部要求全国各地以血凝抑制试验(HI试验)作为禽流感免疫效果评价的方法 [12]。但是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HA-HI试验)仍然是目前在禽流感抗体监测中应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检测技术,在规模化大型集约化养禽业中,相对与其他的检测技术,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HA-HI试验)具有经济有效、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实验环境及设备要求不高,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掌控实验条件,并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检测出抗体效价,判断出免疫是否合格,疫苗质量的好坏以及免疫程序是否得当等,为规模化、集约化养禽业预防和控制禽流感提供有效免疫依据。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猪链球菌2型侵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相关毒力因子的筛选
下一篇:
江苏省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的监测与分析
师范大学学生高血压健康...
高强度面孔与身体表情对...
高强度情绪与注意的关系来自行为学证据
高强度真实情绪刺激对注意的影响
医护人员感知的高绩效工...
松滋高中生睡眠障碍与焦...
CRISPR/Cas9系统高整合效率供体质粒的构建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