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离子液体催化下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3)
秦省军等[6]制备了4种H2SO4-SiO2固体催化剂来催化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用SiO2来负载硫酸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需要溶剂,是符合绿色化学反应要求。
(3) W/ZrO2固体酸催化
Benjaram M等[7]制备了W/ZrO2的固体酸用在香豆素的合成,间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在110 ℃条件下反应6 h,收率达80%,反应中使用甲苯作溶剂,反应后的催化剂还能够回收,该法符合化学反应要求。
1.1.3.4 碱催化法
项东升等[8]在固体超强碱KNO3/γ-Al2O3催化剂下合成香豆素类化合物,此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收率,且催化剂易于回收,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可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香豆素合成最佳工艺条件是:n(水杨醛): n(乙酸酐)= 1.0 : 1.6(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醛质量的3%,反应在近终点时在(210±2)℃再保温反应0.5 h,香豆素收率可达85%以上。
1.1.3.5 金属催化法
(1) 醋酸铅催化
Gianfraneo等[9]利用在100 ℃的熔融的n-Bu4NOAc/n-Bu4NBr的混合物中,在醋酸铅存在下发生Heck反应合成了4-芳基取代的香豆素。
(2) 亚烷基钌、烯烃基钌催化
亚烷基钌化合物分子被称为Grubbs催化剂,可以催化分子间和分子内的闭环易位反应。Tuyen等[10]改进了该催化剂,得到第二代Grubbs催化剂。第二代催化剂是以烯烃基为钌的载体。它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被应用于不饱和酯的分子内的闭环反应得到香豆素类化合物。
(3) 四氯化锡催化
王传松等[11]利用四氯化锡催化反应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 : 0.8 ,催化剂的用量为1.5 g,反应时间为1.5 h。
(4) 钯催化
Dmitry等[12]在钯催化条件下使用邻碘苯酚和内炔烃在100 kPa的CO中反应,生成系列的香豆素类化合物。
1.1.3.6 微波催化法
在微波作用下,有机合成的反应速率比传统的加热方法快,且操作简单,产率与纯度都明显增高。由于微波催化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后处理相对方便,且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已经广泛用于化学合成。
陈河如等[13]应用微波辐射和氨基磺酸的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8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反应时间基本在3-4 min内,且不需要使用溶剂,反应收率都在74%-95%之间。
陈雄等[14]应用微波辐射和硫酸作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用间苯二酚或间苯三酚和乙酰乙酸乙酯反应来合成香豆素类化合物,反应的收率都在87%以上。
1.1.3.7 总结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浓硫酸催化法[15]作为合成香豆素衍生物的传统方法,产物的产率是比较高的,但反应时间很长,更重要的是此反应需要大量浓硫酸,存在选择性差,
易发生氧化、磺化等反应,安全性差[16]等缺点,而且浓硫酸作催化剂会腐蚀设备、污染环境并且不能回收重复使用,因此亟待被其他催化剂替换。多聚磷酸也是如此。Lewis酸催化同样是合成香豆素衍生物的传统方法,但其催化效率不高,反应时间较长,同样存在着污染环境和不能重复利用等缺点[17]。 固体酸碱催化剂同样也面临着工艺复杂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选择出一种反应条件简单、环境友好的催化剂来催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
由于离子液体具有不挥发性,可设计性,易循环使用等特点[18-19],被认为是理想的绿色反应介质,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分离工程和纳米材料制备等领域[20]。离子液体作催化剂表现出了安全性高、污染少、可重复利用、容易分离、后处理简单等优势,因此广泛被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绞股蓝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文献综述
下一篇:
年产500吨5氯2羟基苯乙酮的工艺设计
脂肪酶催化制备克林霉素棕榈酸酯的初步研究
莴苣吉马烯A合酶突变体的...
改造温郁金中吉马烯A合酶...
综合护理干预茬经尿道前...
重症脑外伤液体疗法的改...
重症胰腺炎液体复苏的护理【1613字】
手术护理路径茬经尿道等...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