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word: medicine and  food  herbal  plant,  thrombus  ,anticoagulation,  thrombolysis 

目  录

1 绪论 1

1.1血栓 1

1.2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1

1.2.1 血管壁的改变 1

1.2.2 血流速度的改变 1

1.2.3 血小板的改变 1

1.2.4 促凝物质的影响 2

1.2.5 血液流速的改变 2

1.2.6 其他因素 2

1.3血栓治疗的研究发展概况 2

1.4 具有抗凝血及溶血作用的药食两用植物研究进展 3

1.4.1 玫瑰 3

1.4.2 山楂 3

1.4.3 石斛 3

1.4.4 茴香 3

1.4.5 银杏叶 4

1.4.6 人参 4

1.4.7 陈皮 4

1.4.8 薏仁 4

1.4.9 葛根 4

1.4.10 灵芝 4

1.4.11 大枣 4

1.4.12 枸杞 5

1.4.13 生姜 5

1.4.14 山药 5

2材料与方法 6

2.1 材料 6

2.1.1材料和试剂 6

2.1.2 仪器设备 6

2.2方法 6

2.2.1中药的水提 6

2.2.2中药的醇提 6

2.2.3试验的准备 7

2.2.4 实验动物的饲养及取血操作 7

2.2.5体外抗凝血及溶血栓实验 7

2.2.6中药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8

3结果与分析 10

3.1抗凝血实验 10

3.2血栓溶解量实验 22

3.3血栓溶解率实验 37

3.4中药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51

4 结论和讨论 53

4.1 结论 53

4.2 讨论 54

致 谢 55

参考文献 56

1 绪论

1.1 血栓

血栓是指人体内血液成分(血小板、凝血因子)在血管或心脏内形成的凝块,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体内纤溶系统功能逐渐降低,血液中凝血与抗凝血功能失去平衡而出现凝血,即血栓[1]。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论文网。它涉及到血液和循环系统,常见的有冠状动脉疾病形成血栓而引起心肌梗塞(AMI)或心绞痛;脑血管疾病形成的脑血栓中风;肺动脉栓塞引起肺梗塞或急性肺原心脏病;肢体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引起肢端疼痛或坏死;肢体静脉血栓形成引起局部水肿和疼痛;全身毛细血管内发生弥漫性血栓,形成独特的疾病即播散性血管内凝血[2]。 

上一篇:2,2-二氟-2-碘-1-苯乙酮与烯醇的反应
下一篇:壳聚糖修饰的敏感性介孔SiO2药物释放行为

论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

沙盘游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

高强度面孔与身体表情对...

对失独家庭开展心理援助的策略研究

催眠对经历重大生活事件...

高强度真实情绪刺激对注意的影响

亚精胺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记忆的影响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