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次甲基蓝作为电子穿梭载体提高偶氮染料脱色效率的研究(2)
1.2.1 物理法(1)吸附法吸附法是依靠吸附剂巨大的比表面积、 密集的孔结构或通过其表面各类活性基团与吸附质形成各种化学键,达到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的目的[7]。吸附法具有成效快、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小规模的染料废水处理[8]。但由于水体环境因素的多样性以及印染废水本身的复杂性,加之吸附剂间的差异性,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吸附法的应用[7]。(2)膜分离法膜分离技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膜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电位差、源`自*吹冰?文.论~文`网[www.chuibin.com浓度差等)的作用下, 可以选择性透过某些物质而保留溶液中的其它组分,以达到分离、浓缩的目的[9]。但膜分离法存在相应的弊端,比如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薄膜极易被堵塞,给设备的清理带来极大的麻烦;此外,严格的设备要求导致其设备成本相对较高。因此,膜分离技术无法得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1.2.2 化学法(1)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常用 H2O2或光敏化半导体(如 Tio2 ,Fe2O3) 作催化剂,可以使有机物完全矿化,效率相对较高,但是对设备及反应条件要求严格;化学氧化法是利用各类氧化剂将染料分子的发色基团的不饱和键断开, 从而使其失去发色能力[10],其在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氧化剂的使用费用相对较高,较难操作,同时易产生二次污染。(2)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包括电氧化法、 电气浮法、电凝聚法以及微电解法等[11]。电化学法中电催化的效率,电极的寿命以及处理过程中的高能耗都会限制电化学技术的应用。(3)混凝法混凝法的原理是利用絮凝剂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失稳并使之相互碰撞聚集形成絮凝体。近年来染料及印染工业的发展使染料的生产及染色工艺更为复杂,染料分子更复杂且生产方法繁多,混凝法脱色难度高,需要开发高效混凝剂[7]。
1.2.3 生物法与花费大、能耗高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的传统物理化学法相比,生物处理方法
经济
高效,已成为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中的研究热点。目前发现的能降解染料的微生物很多,主要有真菌、细菌和藻类[12]。(1)真菌对染料废水的脱色降解1)真菌的吸附脱色真菌菌体多呈丝状,易形成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可用于吸附印染废水中的染料分子,而且这种吸附过程不具有专一性,可以用于多种染料的脱色[13]。Sumathi等对臭曲霉(Aspergillus foetidus)[14]的研究发现,其对染料具有十分强的脱色能力,对色度的去除率达到95%[14]。2)真菌的降解脱色真菌的降解脱色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吸附过程后,其降解机制可能是:染料首先被氧化性激活形成阳离子自由基,因此染料分子易受到水的亲核攻击,使得偶氮键发生不对称断裂或者对称断裂,进一步氧化、还原、水解这些不稳定的中间物,最终形成有机物和氨[15]。相比于吸附脱色,真菌的降解脱色更受关注。(2)细菌对染料废水的脱色降解研究表明,与真菌脱色偶氮染料相比,细菌脱色偶氮染料的效率明显提高,脱色周期也相对较短[16]。细菌的脱色作用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一株诺卡氏菌属潜在新种的多相分类学研究
下一篇:
盖庄村医疗保险运行现状及问题研究
液相色谱测定胺液中甲基二乙醇胺含量
白芍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一次...
中医护理剖宫产术后再次...
一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与...
新生儿二次剪脐护理干预...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