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道路网设施现状

南理工现状道路网总体呈现方格网状,友谊河以北,即教职工住宅区的路网密度相对较低,交通性主干道居多,各小区里的支路暂时不在本规划的研究范围中。而友谊河以南区域,主要包括学生生活区、教学区、科研实验区、体育活动区,路网密度相对较高,覆盖大量生活性干道。

据校园的道路条件和实际交通需要,将校园内的道路依据其功能不同具体划分为:校园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类。另外,结合学校的发展和不同时间的交通需求,分析并研究校园道路网。

2。1。2按道路等级分

按道路等级,将校园内的所有道路分为校园主干路、校园次干路、校园支路三个等级,道路分级定位时,既要考虑道路技术参数,也兼顾其利用率。

校园主干道是连接校园各分区的交通干道,是校园内部与外部连通、内部通行的主要大动脉。规划的校园主干道包括:二号路、友谊路、转盘东西路、一号路和三号路的部分路段。

校园次干道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交通的作用,并兼有服务的功能。规划的校园次干道包括:一号路和三号路的部分路段,以及新建的综合实验教学楼附近道路。

校园支路主要为服务功能,解决小区内部交通问题。机动车不能通行,主要为非机动车和步行等慢行交通方式服务。来-自+优^尔*论L文W网www.chuibin.com 加QQ75201.8766

如图2-1所示,校园内的主干路呈“三纵两横”的分布形式,三纵为: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是沟通校区南北通行的主要道路;两横为:友谊河路、水杉林中间的道路。

次干路和支路大部分分布在友谊河以南,是连通学生生活区、教学区、科研实验去、体育活动区的主要道路。次干路和支路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决定师生日常出行便捷的关键因素,因为师生,尤其是学生的活动范围集聚在这四个分区,出行次数较多,平均每人出行次数在8次左右

上一篇:制导炸弹纵向自动驾驶仪参数的增益调度法
下一篇:基于土地使用与交通双向互动理论的交通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

PLC控制的2*3型升降横移式...

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

8层圆柱塔式立体车库机动...

PLC自动化立体停车库自动...

Zigbee+UP-CUP6410智能停车场系统的设计

AT89C51大学生宿舍用电管理...

ANSYS+DASP大学车行桥八固有模态分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