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面向城市畅通的拥堵收费模式研究(2)
5.4理想结果预测 22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
文献
25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提高,伴随而来的是出行方式的急剧变化以及交通需求的急剧增加。近10年来,我国的民用汽车保有量呈爆炸态势上升,2002年民用汽车拥有量为2053万辆,2013年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2670万辆,在这11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18.03%[ ]
中国2002-2013年民用汽车增长情况
在迅速的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一方面城市空间的扩张跟不上城市人口的增速,空间资源的匮乏严重限制道路交通的建设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经济能力的提高,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上升局势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最后,交通资源的匮乏、
管理
水平的低效与交通需求的增加之间的矛盾导致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处于结构性的交通拥堵现状。部分地区2013年的交通发展白皮书显示:北京高峰期间主干道平均车速22.7km/h;广州高峰期间主干道平均车速24.2km/h;上海内环主干道高峰平均车速15.2km/h。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城市主干道的平均设计车速为40km/h至60km/h[ ],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的主干道高峰小时平均车速均低于为设计车速的50%以上。在这些大中城市中,交通拥堵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势必影响交通路网的效率,给出行者带来严重的延误。
1.1.2研究意义
诸如新建扩建道路、交通渠化等传统的治理交通延误的办法并未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Downs(1962)定律指出如果政府不对城市道路进行合理管理,那么无论新建多少的道路,交通需求总是会大于道路的供给。也就是说解决交通拥堵的的合理之策是施加政府的管理。2012年,全国两会委员提案的拥堵收费引起了巨大关注,这一在国外诸多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的措施,对我国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与路线
本文将分析交通拥堵形成的原因,了解交通拥堵费的概念、目的和作用。通过比较不同收费模式对交通拥堵的影响做出研究,以南京为实例分析如何选择合适的收费模式来缓解交通压力。文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
第二章概述交通拥堵的形成的原因,分析道路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第三章开始介绍拥堵收费的概念目的及意义,讨论不同模式下拥堵收费的优缺点。
第四章分析国外拥堵收费城市的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及不足。
第五章以南京为实例分析如何将拥堵收费运用于实践之中,如何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发挥合理的作用使道路通畅。
技术路线图如下所示:
1.2技术路线图
2.城市交通拥堵特性分析
2.1交通拥堵的定义
交通拥挤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造成的,是交通设施的增长不能满足人们对于道路日益增加的需求引起的。对于交通拥堵这一现象的定义,各国的定义略有不同。美国将城市干线街道的服务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将其中测速低于22km/h的不稳定车流定义为交通拥堵,日本将一般道路拥堵长度达1km以上或拥堵时间10min以上定义为交通拥堵,而我国铁道部对于交通拥挤的定义是:车辆在无信号灯控制的轿车口路段上的排队长度超过250m或在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等待超过3个绿灯时间不能通过该交叉口[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城市新交通系统特性及适应性研究
下一篇:
基于DSP的触摸屏程序设计+文献综述
基于出租车GPS数据城市交通特性研究
面向视频感知的静电力触...
面向电力分布式潮流的网...
面向卓越的电力系统调度...
面向IMS的电力通信网络融合探析【2349字】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界定方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风险评价分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