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低温蓄冷系统设计与应用分析(3)
压缩式制冷机可分为螺杆式制冷机、活塞式制冷机和离心式制冷机。其中螺杆式制冷机结构简单、易损件少、使用寿命长、单级压缩比高,在大中型制冷量范围内有取代活塞式的趋势。
1.2.1.2 制冷剂
目前广泛使用的低温制冷剂有R23、R22、R404A、R502、R507A、R290及CO2。其
物理
性质如表1.1所示。其中R23、R22、R404A、R502和R507A的GWP值远高于150,所以从环保角度看,它们必然将被淘汰。R290是一种天然制冷剂,其物理性质与R22很接近,且GWP值小于20,是一种环保制冷剂,另外,R290的潜热比约是R22的2倍,所以其设备所需要的制冷剂充注量也可以大幅度降低。而CO2作为另一种天然工质的代表,同样具有很好的环保特性,并且CO2的潜热比R290还高。
表1.1 制冷剂物理性质比较
R23 R22 R404A R502 R507A R290 CO2
相对分子质量 70.01 86.48 97.6 111.63 98.859 44.1 44.01
标准沸点/℃ -82.10 -40.84 -46.56 -45.4 -47.1 -42.09 -78.4
临界温度/℃ 25.90 96.13 72.14 82.2 70.617 92.42 30.98
临界压力/MPa 4.84 4.986 3.735 4.08 3.705 4.25 7.377
0.1MPa时,潜热比/(kJ/kg) 240.0 233.9 200.3 173.4 196.95 430.38 590.34
ODP 0 0.055 0 0.221 0 0 0
GWP 12000 1700 3800 4500 3900 <20 1
1.2.2 蓄冷
1.2.2.1 蓄冷循环
封装式蓄冷装置是较早研究和使用的蓄冷设备,其基本原理为:将水或者其他相变蓄冷
材料
封装在一个腔体之内,凝固点低于封装体内相变材料凝固点的流体在腔体外部流动,使得腔体内相变蓄冷材料通过封装体壁面与外部流体换热,从而使得内部相变材料发生凝固或者融解,实现蓄冷和释冷。
盘管式蓄冷装置是借助一个载冷剂系统进行换热,实现蓄冷剂的凝固或融解。但对盘管而言,载冷剂在盘管中流动,盘管需放在相变蓄冷剂槽内,当蓄冷时相变材料会凝固附着在盘管外壁,融解取冷时可以使具有较高温度的载冷剂流过盘管内使管外凝结层从内表面开始融化,将冷量传给管内的载冷剂带走,称内融化方式;也可利用蓄冷材料槽内的液体流动促使管外的凝结层从外表面开始融化供冷,称之为外融化方式。
对于本次设计而言,其原理是:蓄冷过程中,蓄冷管内的制冷剂与管外的蓄冷剂进行热交换。热交换过程中把制冷剂带来的冷量通过换热管管壁传递给蓄冷剂,升温后的制冷剂回到压缩机再次被压缩,如此往复循环。
1.2.2.2 蓄冷剂
蓄冷剂是冷量储存的媒介物质,它可在低温下吸收并储存大量冷量,而在温度较高时又能放出大量冷量,较长时间保持自身及周围小范围内的低温环境。
蓄冷技术按照蓄冷剂的不同主要可分为水蓄冷、冰蓄冷和共晶盐蓄冷。由于水蓄冷和冰蓄冷可达到的最低温度为0℃,故不适用于本次设计所要求的-50℃的低温蓄冷系统中。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太阳能全光谱利用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
STM32单片机低成本交流电测量装置的设计
基于Kinect手势识别的遥操...
冷库GPRS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自动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STC89C52单片机智能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plc空压机循环冷却水自动...
PLC物料自动分拣系统的设计+源程序
粉料称重装置的单片机控...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