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MATLAB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研究(3)
2)风力发电并不能长年使用,其需要达到一定的风速,这便显示了风力发电的局限性。
3)风能和太阳能是随机的间接的,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也特别低,它们都受到天气和季节等一些不定因素的限制。
由于太阳能和风能的随机性和间接性,使用其中一种能源作为发电动力比较于用两者共同发电进行互补,前者的发电系统会大大减少能源的利用率与供给率,如果只对单种能源发电进行优化建设,还会大大增加建设成本,这样便大大降低了经济性。于是从多方面考虑,我们需要将风能和太阳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将其进行优化设计,有效的改善了它们的随机性、间接性的缺点,建立经济、便捷、环保和可靠合理的稳定的供能系统。
1.1.2.2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与技术特点
此系统是风能和太阳能共同工作并将电能存入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使用电力时,逆变器开始工作,对电能进行逆变处理,用户便可利用到蓄电池中的电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由风力发电机、光伏阵列、蓄电池、逆变器和控制器等部分组成。这一系统是一复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它不仅包含了充足的风能,还包含了便捷的太阳能以及极为重要的智能控制系统,这便使得如何合理配置其各部分容量变得特别重要。
1)发电部分:发电部分是由太阳能光伏阵列和风力发电机一起构成的,由其转换的电能通过充电控制器与直流控制中心送给蓄电池组,当用户需要使用电力时,经由逆变器的逆变处理换成用户所需的交流电。
2)蓄电部分:风能和太阳能的缺点之一是其不稳定且有间接性,若由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光伏阵列产生的电能直接供应给用户和负载,电力供应会不稳定,用户用电会时不时断电,非常不稳定,现实中,是无法使用这种忽高忽低的电能的。因此,在实际设计时,我们需加良好的储能设备,将电能有效的储存起来,从而建立一个供电电压稳定的并且能够全天候供电的电网系统。
3)控制及直流中心部分:控制及直流中心是通过风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直流转换中心、控制柜、避雷器等部分组合而成,通过这些设备的共同运作,达成对蓄电池组的智能控制。但是控制部分也有其不稳定性,需要根据设备建设地的具体实际情况,例如环境问题,最近的太阳能辐射情况,风力强度情况,用户和负载的多少情况等,调节蓄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蓄电池组里的电能是无法一下子全部供给负载和用户的,另一部分的电能会被其存储。
4)供电部分:蓄电池里的电能是属于直流电,它可以给一些直流负载供电,但是现实中很多用户需要的几乎都是交流电,这时蓄电池是无法直接工作的。因此,在设备里我们需要安装逆变器,通过逆变器,完成DC/AC的转换,最后得到380V/220V的交流电。
1.1.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应用前景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便捷、环保等突出优点,使得很多人优先选择它们使用。例如:在电网无法通到的偏远地区,像偏远地区的部队所设的哨所,若是电力无法通入,则信号无法及时传达,影响部队的工作;像通讯中转站,若是没有电能,则电力通讯得不到及时的传递;像我国的一些户外勘探,当专家出去进行地质勘查或者野外考察,当没有电能的话,数据得不到准确的测量、传送和更新,因此,为了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就成为了首选,解决了电力供给不足的问题。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在草原、沙漠、海边、山区等地方特别丰富,同时体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风能和太阳能充足的偏远地区,在繁华的城市也可以使用,像路灯,现实中的一些公路边就设置了这种供电系统,既方便又省钱;像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开始使用小型的风光互补系统,既降低了景点的用电成本,又保证了景点更好的运作。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迅猛发展,使得其建设费用降低,运用越来越广泛。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配网自动化中分布式电源接入建模与分析
下一篇:
STC89C51单片机的智能热水器的设计
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的谐...
太阳能电站的自动跟踪系...
MATLAB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设计
MATLAB动车组滚动轴承RBF智能诊断研究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家用无...
UC3842本安电源设计MATLAB仿真+电路图
多无人艇协同目标跟踪MATLAB仿真+源代码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