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网络脆弱性与配电网重构的研究(3)
需要解决的问题 , 同时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早期预警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参考 。
1.2 1.2 1.2 1.2
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 , 世界电力工业已出现了一个由传统的集中供电模式向集
中和分散相结合的供电模式过渡的趋势 。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以其独有的环保性和经济
性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 英国 、 美国 、 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进行能源结构调整过程
中已经把分布式电源技术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 目前 , 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相结
合被世界许多能源 、 电力专家公认为是能够节省投资 、 降低能耗 、 提高电力系统可靠
性和灵活性的主要方式,是 21 世纪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 [7]。
近年来 , 对新型分布式电源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 分布式电源有望在
电能生产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 并对电力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 。 日本的经验是分布
式电源的发电量占用户总用电量的 25%~33% [8]
,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EPRI) 研究表
明,到 2010 年,全球 25% 的电能由小于 2MW 的分布式电源装置提供,并且其所占市
场份额将达到 20% [9]。
在分布式电源研究和发展领域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日本等国家在技术上处于领
先地位 , 它们的许多发电设备生产公司与电力公司联手 , 进行分布式电源技术的商业
化实验。
配电网络重构(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又称配电网络组态,或配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电网络馈线组态、配电网络馈线重构( Distribution Feeder Reconfiguration )等。早 在
1975 年 , Merlin 和 Back 就指出配电网络重构是降低配电网线损的有效途径 , 通过网
络重构还能均衡负荷、消除过载、提高供电电压质量。
配电系统具有环状结构 、 开环运行的特点 。 配电系统中包含大量的分段开关和联
络开关 。 正常运行条件下 , 配电调度员周期性地进行刀闸操作以调节网络结构 , 即重
构网络 。 在故障情况下 , 闭合一些常开刀闸 , 隔离故障支路 。 同时打开一些常合刀闸 ,
使系统保持开环运行状态 , 把故障支路的负荷全部或部分的转移到另一条馈线或同一
条馈线的另一条支路上 。 配电网络重构就是在保证配电网络呈辐射状 、 电压质量要求
和变压器容量约束等前提下,通过改变联络开关和分段开关的开 / 合状态来改变网络
拓扑结构 , 确定使配网某一指标比如配网网损 、 负荷均衡或电压质量等处在最优的配
电网络运行方式。所以配电网络重构是提高配电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配电网络重构的研究 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 因其在降低配网网损和改善系统
的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 。 早期的配电网重构主要是研究通过怎
样的供电路径给新用户供电可以使总的费用最小 , 即研究配网规划阶段的配网重构问
题 。 随着对配电网重构认识的逐步加深 , 学者们开始研究配电网
自动化
系统中加入网
络重构是否可行 。 研究结果表明配网重构不仅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 , 而且可以极大地
优化配电系统的运行 。 目前 , 国内外学者所做的配电网络重构研究大都集中于降低线
损、负荷均衡化、提高供电质量及最佳恢复受故障影响的健全区域供电等方面。
传统的配电系统规划要求一年或一季度进行一次网络重构 。 然后 , 一方面由于负
荷的动态特性 ; 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利用配电网络重构的功能 , 实时配电网络重构势在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Matlab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算法研究
下一篇:
电力系统的无源滤波器的改进方法研究
软PLC技术电梯控制与实现+梯形图
小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分析与设计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集员滤波问题的研究
高频逆变电源的分析与设计
基于simulink的三相桥式全控...
英汉数字文化差异与翻译
基于PSCAD的船舶区域配电系...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