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智能小区安防系统设计+文献综述(2)
3.2周界防范子系统 10
3.3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 21
3.4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26
3.5可视对讲系统 38
3.6巡更管理子系统 40
三、结论与展望 52
参考
文献
53
致 谢 55
一、 绪论
1.1智能化小区的概念和简介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逐渐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生活在安全、舒适、恬静、信息传递快捷的居住环境是很多人的梦想。21世纪的到来,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住宅应朝着满足生活、办公、教育、娱乐、会客、健身、停车等诸多功能要求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舒适性、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世界,随着信息通讯技术、
计算机
网络
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营造一个现代化的家居条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美好的前景。全国各地均在兴建小康住宅示范小区。如何满足小康住宅的要求,人们从现代智能
建筑
技术领域中扩展而形成了“智能住宅”的新概念,并很快得到实践和应用,从而推广出“智能广场”、“智能小区”等更新的概念。智能小区就在智能化大楼的基本含义和综合布线的校园网的概念下扩展和延伸出来。
美国智能化建筑学会(American Intelligent Building Institute,简称AIBI)对智能建筑的定义为:智能建筑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互联系,全面综合,达到最佳组合,获得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建筑物,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和具有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在中国,智能建筑一般被认为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
艺术
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要求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智能建筑是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必然产物,是多学科、高新技术的有机集成,大量高新技术竞相在此应用。智能建筑通常具有四大特征,即楼宇
自动化
(Building Automation,缩写为BA)、
通信
自动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缩写为CA)、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缩写为OA)、布线自动化。前三个A合起来,一般称为“3A”。有些房地产发展商为了更加突出某些功能,又提出了防火自动化(Fire Automation,缩写为FA),以及把建筑物内各个系统综合起来管理,形成一个信息管理自动化(MaintenanceAutomation,缩写为MA),再加上前三个A,便称为“5A”。所以,智能建筑是由智能化建筑环境内系统集成中心(System Integrated Center,缩写为SIC)利用综合布线系统(PDS)连接和控制“3A”或“OA”系统组成的。近几年,智能建筑也在中国各地兴起,并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各界的重视,智能建筑的功能技术设计、施工、检测已经成为一个迅速成长的新兴行业。
1.2智能化小区的国内外现状
智能建筑起源于美国康乃狄克州市政大楼,而智能住宅的发展几乎与智能大厦同步。旱在1979年,美国斯坦福
研究
所就提出了在建筑物内将家用电器、电器设备的控制线统一为家庭总线的概念。之后,在美国成立了现代住宅研究会,专门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1983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开始制定家用电器设计标准。1984年,美国住宅建筑者协会成立了现代住宅开发公司,开始有关基础性研究工作,并在1989年推出了将电力供应、空调控制和数据通讯合成为整体的布线系统示范单元。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公司IBM,以“四海一家”作为其解决方案的指导思想,坚持网络化、信息化是未来人类社舍的发展方向。相继推出ACS(自动布线系统)、Home Director(家居管理器)、Smart Home(智能住宅)等与智能化建筑相关的产品,结合IBM领先的网络科技为智能小区提供一套从规划到实施的完整解决方案。在这期间,智能住宅的概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一泛的认同和发展。欧洲在1986年把集成化的家居系统研究列为尤利卡计划,大力进行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电器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家用数字总线标准,进一步规划了智能住宅技术标准。日本在80年代初即大力推进家居电子化。在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保安设备、通讯设备功能综合后,提出了家居智能化的新构想。1988年,日本建立了住宅信息化促进会,主要开展家庭总线技术的研究,并目,公布了总线标准。并于1989年开始在东京的国际会议中心区域建立了一个高水平智能化住宅小区,近年来,为了适应大型住宅小区的需要,又提出了超级家庭总线的概念。1996年,日本推出多媒体住宅样板计划,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智能住宅,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我国对智能住宅的研究刚刚起步,但己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4年,国家科委立项资助,由建设部批准开发的“创世纪滨海花园小区”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产业工程》的“智能化住宅小区试点工程”,己于1995年正式启动。为了将小区建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智能化住宅小区,承担《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产业工程——住宅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应用技术研究》)专题的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与深圳澎柏房地产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实施“智能化住宅小区试点工程”的各项工作。其试点将设置:智能小区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安防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智能小区的系统集成。1997年,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制定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对住宅小区设计规定了基本要求。现在,在上海、北京、大连、成都等城蕞,已先后建成不同规模、不同标准的智能化住宅小区[5][6]。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AT89C51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装置设计+电路图+源程序
下一篇:
单片机控制FPGA的高速数字采集系统的设计
PSCAD正序故障分量方向保护算法设计及仿真
轻轨沿线震动噪音监测系统设计
单片机数字红外测距系统设计+电路图+程序
连续-离散型状态观测器设...
基于Kinect手势识别的遥操...
船舶纯方位目标定位环行算法设计
冷库GPRS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