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试剂及仪器 10

2。2 表征结果与讨论 10

2。2。1 超分子聚合物中金属配位作用的表征 10

2。2。2 超支化超分子聚合物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表征 11

2。2。3 超分子聚合物自组装过程的表征 13

2。2。4 超分子聚合物的形貌研究 15

2。2。5 超支化超分子聚合物荧光性能以及多重刺激响应性的表征 15

3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1 引言

超分子化学即“Chemistry Beyond the Molecule”是传统化学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枝,主要 研究的是由非共价键连接的分子分子缔合和配合物。超分子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67 年 C.J.Pedersen 对冠醚配位性能的发现[1]。1968 年,Louis Pasteus 大学的 Lehn 教授发现了 分子相互识别的决定因素,于 1978 年提出了超分子化学(Supramolecular Chemistry)的概念[2], 在此基础上 D.J.Cram 改进冠醚合成方法,并于 1973 年提出了主客体化学的概念[3-4]。由 于 Pedersen,Lehn 和 Cram 三位教授在分子识别以及超分子化学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他们获得 了 1987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从此超分子化学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并且发展为 21 世纪最引人 注目的研究领域之一。From~优E尔L论E文W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1。1 超支化超分子聚合物

超分子聚合物是超分子化学与聚合物科学的结合体,是由可逆的非共价键作用(如氢键 [5-7]、π-π 堆积[8,9]、金属配位作用[10,11]、电荷转移[12,13]等)将单体单元聚集在一起的聚合物 阵列。由于这种可逆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引入,赋予了超分子聚合物一些优于常规聚合物 的优点,最突出的是可逆的动态性能,例如刺激响应性[14],自修复性能[15],形状记忆[16-18] 等。超分子聚合物包含多种的拓扑形态,例如线型,星型,枝化等。其中超支化超分子聚合 物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能:(1)与传统超分子聚合物相比,超枝化聚合物独特 的三维球状或树枝状结构赋予它大量的末端官能团、分子内空腔、低分子链缠结、低粘度与 高溶解度[19]。(2)超支化超分子聚合物也属于超分子聚合物的一种,对外界环境刺激(如浓 度、溶剂、温度、金属离子或质子等)具有一定的响应性,对结构缺陷具有可自修复性能和 具有一定的形状记忆功能。(3)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较简单,可以直接通过一锅法合成

[20]。因此超支化超分子聚合物不仅在传统高分子工业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在新兴的领域,

诸如纳米技术、药物传输、传感器等方面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1。2 具有 AIE 效应的荧光超分子聚合物

将荧光基团引入超分子聚合物中来构建发光软材料和光学电子器件,从而扩大它们的应 用领域,对超分子聚合物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有机生色团在稀溶液中具有不错的发 光性能,但实际情况中,通常需要聚合物在聚集态时发出荧光,例如疏水的荧光材料需要在 水介质中作为化学传感器来应用,许多发光设备的构造也需要使用固态发光材料。而传统的

荧光团在浓溶液或者固体状态下由于激态原子和激基复合物的形成会发生荧光减弱甚至淬 灭(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 ACQ)[21]。由此可见 ACQ 效应的存在对荧光材料的发展 与应用十分不利。2001 年唐本忠教授发现了硅杂环戊二烯(Silole)具有聚集诱导发光论文网

上一篇:基于聚乳酸PLLA/聚环氧乙烷PEO共混体系制备聚乳酸PLLA多孔材料
下一篇:荧光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

气相沉积制备二维钙钛矿及其光电性能应用

造纸白泥环保滤料的性能...

陶粒的结构性能和陶粒轻混凝土研究

应变量对高压切变复合管...

Cu2O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铝青铜合金微观组织控制及其拉伸性能研究

网状结构Fe-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