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聚酰亚胺二层挠性覆铜板的制备与应用(4)
190℃、3MPa热压约数秒,剥离强度llO~240kg/m。
1.4.6 聚酰亚胺应用于柔性覆铜板的发展趋势
与热固性PI相比,TPI具有更易于加工,加工过程中几乎无溶剂挥发,生产效率更高和韧性更好等优点,
经济
效益和环保方面都更优越,因此采用TPI树脂用于柔性覆铜板的制备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广大科学研究者仍在不懈努力,发展和改进其合成方法,希望能够通过结构改性达到改变和控制PI的目的:(1)从工艺生产方向考虑,应注意调节TPI耐热和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通常二者是呈反向关系),积极开发可多次和反复熔体加工的TPI,提高其熔体的流动性和热稳定性,以实现TPI的多次熔体加工;(2)从耐高温机械性和耐溶剂性能等方向考虑,应努力开发具有较高结晶度、高结晶速率和较好熔体结晶能力的TPI。还应考虑到其成本及来源,从而为其产业化奠定基础。
TPI在柔性覆铜板中应用的发展未来趋势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胶粘层材料[17,18]。制备多层型FPCB的柔性基板材料的传统制法是在热固性PI薄膜上涂覆环氧类或者丙烯酸类等热硬化粘结剂,再与铜箔粘结,固化成型。然而,随着电子电路用途的扩大,柔性印刷电路板既需具备制造过程中的焊接耐热性,还需达到实际使用时的长期耐热性。解决方法主要是采用TPI作为胶粘层材料,目前已有一定的发展,未来主要向超薄化发展。
另一方面就是直接覆合基膜。在FPCB的制造中,也可采用TPI直接覆铜箔以避免由粘胶剂引起尺寸稳定性不够好的影响[19]。PI薄膜的热膨胀系数α是其能否进入柔性印刷电路最主要的技术指标[20,21]。柔性覆铜板是由PI薄膜与铜进行复合而成,因此要制成高密度线路板,PI薄膜的热膨胀系数必须与铜保持一致,目前已知铜的α 为1.6×10-5~1.8×10-5/℃,而目前PI薄膜的α一般在4.0×10-5/℃左右,因此开发出α在2.5×10-5/℃以下的PI薄膜是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途径,这也是直接覆合的前提。无胶FPCB工艺改变了传统的胶粘法,使FPCB具有更好的耐热、力学和尺寸稳定性等。
降低PI热膨胀系数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共聚物掺混、多元共聚、添加热稳定性填料或其他化合物以及纳米杂化法[22]。如Chen[23]等利用直接分散法将纳米微粒分散到PI薄膜中,制备了平均粒径小于10nm的PI/纳米AIN复合材料,并测得,当AIN掺杂含量为50%时,PI薄膜的α为1.47×10-5/℃,比原来PI的α降低了10倍,由此可见,掺杂无机物是一种降低PI的热膨胀系数很有效的途径之一。
1.5 本课题的主要目标及研究方向
本文采用BPDA、BTDA混合二酐和p-PDA、ODA混合二胺,通过溶液缩聚结合常规亚胺化法制备出PI薄膜及PI柔性覆铜板。利用调节二酐和二胺的不同配比,提高PI薄膜及PI柔性覆铜板的尺寸稳定性和剥离强度等性能。以期达到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PI柔性覆铜板的剥离强度不低于0.7kgf/cm,尺寸变化率不高于正负0.10)
主要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TG)、万能电子拉力机等手段研究PAA及PI材料的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等;利用电子拉力机、电子定位仪等手段研究PI柔性覆铜板的粘结性能、尺寸稳定性(尺寸变化率)等。重点讨论制备条件对PI材料及PI柔性覆铜板性能的影响。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IPDI增强硝化纤维的力学性能的研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
石墨烯丁苯橡胶结构与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性能研究
高模量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新型二氧化钛/聚酰亚胺复...
本体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板材
水解聚合聚酰胺6/聚乙二醇...
石墨烯改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研究
热拉伸处理对聚酰亚胺薄膜性能的影响研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