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1绪论...1
1.1氧化锌的结构.1
1.2纳米氧化锌的特点.1
1.3纳米氧化锌的应用.2
1.4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2
1.5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3
1.6近红外波段的LSPR.6
1.7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应用...7
1.8本论文的研究内容.8
2实验部分...9
2.1反应机理.9
2.2实验步骤.9
2.3实验注意事项11
2.4结构表征方法12
3结构表征及数据分析13
3.1重掺杂氧化锌纳米晶的XRD结构分析13
3.2重掺杂氧化锌纳米晶的TEM表征13
3.3吸收光谱曲线15
3.4红外光谱曲线16
3.5重掺杂氧化锌纳米晶LSPR的调控...20
结论...21
致谢...22
参考文献.23
1 绪论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现象,具有独特的近场增强效应和显著的光热效应,这使得其在生物,化学探测,光热治疗,以及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可以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对重掺杂半导体纳米晶的 LSPR 效应的研究越来越被关注,由于其共振波长可以在近红外甚至中红外,使得其可以在应用方面对传统贵金属材料做有效补充。
1.1 氧化锌的结构 ZnO晶体无色透明,两种元素电负性差值为1.79,Zn-O键兼顾共价键与离子键的特征。Zn 与O离子半径分别为0.060和0.138nm,半径比为0.435,由此可得,
其配位数应当处于4~6 中间。由于其具备共价键的特征,配位数为4。其中Zn、O都以 sp3杂化轨道成键,这种方式下,其晶体结构为配位四面体,每个原子周围都连接四个不同类型原子。根据鲍林第一规则,晶体结构单元为ZnO46-配位四面体,四面体中心为Zn2+离子,四个顶点为O2-离子。配位四面体彼此共用顶点,沿同一方向堆积,形成纤锌矿结构[1](如图1所示) 。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隧道效应以及体积效应。同时,纳米晶的小尺寸也使其具有高透明度和高分散性。这些特点使得纳米ZnO 比起传统的ZnO产品,在磁、光、电、敏感等方面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