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Φ4025mm304内六角管工艺设计+CAD图纸(13)
Bck—轧辊间距,mm;
ε—管坯直径总压下率,%。
入口锥和出口锥平均接触宽度按下式计算:
考虑压扁时入口锥平均宽度
b1= x= =24.03mm
出口锥平均宽度
b2= x= =19.05mm
取前进角 , =1,, 1= t=3.5
金属与轧辊间的摩擦系数
f=K1K2(1.05-0.0005t),取K1=0.80,K2=0.85,则
f=0.80×0.85(1.05-0.0005×1050)=0.36
=0.68( +0.05 dq)f =0.68( +0.05 ×0.05)×0.36× =0.86
则毛管的螺距
Zx= DPtan = ×90×tan12×0.86=25.84mm
入口锥穿孔区
S’x=Zx(tan 1+tan t)+( -1) =25.84(tan3.5+ tan3.5)+(1.1-1) =7.16
出口锥穿孔区
S’x= Zx(tan t-tan 1)+( -1) =4.5
入口锥和出口锥的变形长度分别为:
l1= + = =106.68mm
l2= + = =106.68mm
则入口锥接触面积为
F1= b1 l1=24.03×106.68=2564.18mm2
出口锥接触面积
F2= b2 l2=19.05×106.68=2032.25mm2
确定屈服极限σs要用到温度、变形程度和变形速度三个参数,斜轧穿孔时的平均变形程度和平均变形速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 —入、出口锥变形区的平均变形程度,%;
、 —入、出口锥变形区的平均变形速度,1/s;
、 —入、出口锥变形区内金属的平均周向速度,mm/s;
Sck、Sm—轧制带和穿孔后毛管壁厚,mm;
l1 、l2—入、出口锥变形区长度,mm;
μck、μ2—穿孔延伸系数和出口锥变形区的延伸系数;
vxch—毛管周向出口速度,mm/s;
Fck—轧制带处毛管截面积,mm2;
Fm—毛管截面积,mm2;
Bck、bb—轧制带处轧辊和导盘的高度,mm。
入口锥的平均变形程度
1= = =64.84%
出口锥的平均变形程度
2= = =36.79%
入口锥变形区金属平均轴向速度
= ( )= ( + )=0.42m/s
出口锥变形区金属平均轴向速度
= ( )= (1+ )=0.63m/s
入口锥的平均变形速度
1= 1 =0.65× =2.6s-1
出口锥的平均变形速度
2= 2 =0.37× =2.2s-1
出口锥变形区的延伸系数
2= = =1.29
轧制带处毛管截面积
Fck=( -Sck) Sck=( -15.82)× ×15.82=3245.90mm2
通过304不锈钢的变形抗力曲线图查得该材料在出入口的变形抗力分别为 s1=181.9N mm-2, s2=163.2 N mm-2。则
K1=1.15σs=209.19N/mm2
K2=1.15σs=187.69N/mm2
所以轧制力P= 1F1+ 2F2=283.77×2564.18+212.83×2032.25=1160.16kN
5.1.3 顶头轴向力
顶头的受力由轧辊通过轧件传递形成,其大小对轧辊轴向力和轧制力矩有直接影响。顶头的轴向力Q是顶杆弯曲强度计算,轧辊止推轴等零部件设计的重要参数。Q的计算目前只能参考实测资料,根据实测资料,二辊和三辊斜轧穿孔,当 12, 4.5时,穿孔顶头轴向力Q可按经验公式确定
Q=(0.35~0.50)P
则Q=0.425×1160.16=493.07 kN
5.1.4 导板的作用力Pb
目前Pb值根据实测资料按下式确定
Pb=(0.13~0.27)P
Pb=0.2×1160.16=232.03 kN
5.1.5 轧制力矩Mzh
轧辊作用于轧件的力P的连线应通过管坯中心,当考虑顶头轴向力Q和导盘阻力Ex作用时,二辊轧机的每个轧辊所受的轴向力为0.5Q+Ex。
根据轧辊的受力情况分析,可得轧辊所受分力为:
考虑导盘的摩擦阻力矩Mb,一个轧辊的轧制力矩Mzh为
Mzh=Za1+Y‘a2+Mb
式中 Z=P p,
Y‘=Psin pcos +(0.5Q+Ex)sin
p—P力与Z轴的夹角,其值为tan p=
共1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上一篇:
Ø120Ø210Ø520X1400mm六辊轧机辊系变形计算
下一篇:
硫化体系对聚氨酯橡胶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
具有模内热切功能的注塑模具设计
国内外无铅钎料的研究现状概况
基于反铁磁稀释效应的交...
热轧法制备含内槽叠层材料工艺研究
胶原基纳米骨材料(nHAC)体...
混凝土连续叠合梁中内力...
新材料對现代室内装饰的重要性【1941字】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