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6.4. 拉曼光谱测试 14

2.6.5. 能谱测试 14

2.6.6. 光电性质测试 15

3. 结果与讨论 15

3.1. Cu3BiS3纳米晶的性质表征 15

3.1.1. 表面形貌分析 15

3.1.2. X射线衍射(XRD)测试分析 16

3.1.3. 吸收光谱测试分析 18

3.1.4. 拉曼光谱测试分析 18

3.1.5. 能谱(EDS)仪测试分析 19

3.1.6. 小结 19

3.2. Cu3SbS4纳米晶的性质表征 20

3.2.1. SEM形貌分析 20

3.2.2. XRD分析 20

3.2.3. 小结 21

3.3. Cu3BiS3吸收层薄膜的性质表征 21

3.3.1. 扫描电镜(SEM)形貌分析 21

3.3.2. 薄膜能量色散谱仪(EDS)分析 22

3.3.3. 拉曼图谱 22

3.3.4. 光电性质研究 23

3.3.5. 小结 24

4. 结论与展望 24

4.1. 主要结论 24

4.2. 研究与展望 25

毕业设计期间研究成果 26

致  谢 27

参考文献 28

1. 引  言

1.1. 纳米材料概述

纳米技术[1]的灵感,源自于已故物理学家Richard Feynman1959年所作的一次题为《在底部还有很大空间》的演讲。他说:“至少依我看来,物理学的规律不排除将原子逐个排列的方式来制造物品的可能性。”纳米科学技术[2](Nano-ST)是20世纪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新科技,是在纳米尺寸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而创造独特新物质的技术[3]。同时,纳米科学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应用开发和与基础研究紧密联系的高新技术。纳米科学技术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力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加工学、纳米生物学等[4]。

广义的纳米材料泛指,任何三维空间尺度至少有一维是小于纳米量级(1~100 nm)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5]。例如,在三个维度上均是纳米量级的微粒、微晶和其制备的材料;直径是纳米量级的纳米线(束);厚度为纳米量级的纳米薄膜、多层膜。狭义的纳米材料主要是指前者。

上一篇:水热法合成无稀土永磁材料研究
下一篇:年产20万套汽车前后保险杠注射成型车间的工艺设计

钽掺杂二硫化钼二维晶体...

激光液相烧蚀法制备纳米材料过程与机理研究

生物质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物理性能

高性能二维过渡金属硫化...

激光参数对液相激光烧蚀...

锡酸锌纳米材料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非晶TiO2/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用于电化学储能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