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县城市绿地公园系统规划设计(4)
2.3.2连续性原则
所谓连续性就是要建立一个在时间、空间上都连贯紧凑的绿地系统。通过建立充分的绿色、蓝色走廊(林荫大道、景观道路、滨河绿带)把城市中每一处公园、街头绿地、庭园、河流、山地等都纳入景观结构之中,尤其在城市扩展及老城改造中应文持景观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注重城市历史、城市文脉的延续,体现城市地方特色。绿地系统规划中要注重与现有城市总体规划、旅游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相衔接,要有助于城市的良好有序发展,将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保护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纳入绿地系统中,统筹考虑,使规划既符合城市特点,又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2.3.3生态科学性与功能综合性原则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增强系统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3.4网络系统化原则
绿色网络强调自然的过程和特点,它通过绿色廊道、楔形绿地和结点等,将城市的公园、街头绿地、庭园、苗圃、自然保护地、农地、河流、滨水绿带和山地等纳入绿色网络,点、线、面、片、环、楔、廊相结合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文持能力的动态绿色景观结构体系,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
2.3.5地域文化性原则
我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各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地区性较强。同时,城市的现状条件、绿化基础、性质特点、规划范围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城市中,各区的条件也不同。所以,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过程和文化传统,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优化、美化城市环境,保护和充实城市的文化内涵,创造城市景观特色。
2.3.6前瞻性原则
城市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简单静止的,需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该把握城市布局的发展方向,在未来城市化突出地带预先规划,留出城市绿地和保护空间;同时,由于环境的提前建设,又可以引导城市往更加需要的发展方向进行。也就是说,以指导城市绿地建设为主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现状和未来的城市发展都应起到积极作用,并力争成为城市发展的推动力和引导者。
2.3.7可持续发展原则
绿地系统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运用“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控制论原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化害为利,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4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
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9月)
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
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方法》(2000年,192号文)
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试行)(2002年城建240号文)
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2年城建249号文)
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
共11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上一篇:
上海市市民中心建筑设计说明+CAD图纸
下一篇:
上海某大厦空调工程设计+CAD图纸
盐城市第二十九中学综合...
安徽省涡阳县污水处理厂建筑与施工报告
江苏省泗洪县山河佳苑安...
苏南某县级市规划局五层办公楼设计
鲁甸县木结构古建筑病害防治初探【2482字】
生态设计理念茬城市建筑...
生态城市理念解析【3352字】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