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上海市外来人口的文化适应及其社会融入(2)
(五)社会组织的参与 16
(吹冰)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16
七、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的讨论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21
附录2 上海市Y社区外来人口文化适应及其社会融入调查问卷 23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伴随着上海的城市发展需求,上海市人口政策从严控至放宽经过了大幅的波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推进,我国的城乡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发生着天翻地覆的改变。对此,中央国务院下达了相关通知和决定,提出要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防止大量劳动力盲目进城做工的现象。相关通知和决定的出台是政府人为的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大城市的自由流入。上海市则通过实行《上海市暂住人口
管理
规定》对上海的外来人口进行数量上的掌控和限制。户籍制度将农村和城市进行了彻底的隔离,两者之间的差距拉大。到20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户口政策逐步放宽,主要以人才引进的方式,招入大量外省市的人员来沪工作。1994年初,上海开始施行蓝印户口。近年,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流入,城市压力增加, 外来人口转上海户口的门槛再次大幅度提升。上海市并于2002年颁布了《引进人才实行制度暂行规定》(张玮,2008)。 2014年,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度意见》,提出建立居住证制。2015年在《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中提出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二)研究的问题
自1978年以来,上海不断开放,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经济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发展的道路上,吸引了大批外资来沪投资,外资的落户,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的产业发展,同时扩大了上海的就业。在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巨大差异下,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选择前往北上广发展。据统计,2000年外来人口总量为387.11万人,2007年外来人口总量直线上升,为660.30万人,2008年642.27万人,2009年695.82万人,相对趋于稳定,但近年来人口总数依旧有所上升。外来人员这一庞大的群体现已经成为整个上海人口中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伴随而来的却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大部分的外来人员会经历被边缘化的过程(杨菊花,2009)。
1.上海人对于外来人口的接受程度。上海作为一座开放性的大城市,城市发展迅速,上海人自然而然有其优越感,所以早期上海人对外来人员极其排斥。在上海刚开放时,外来人员在上海主要从事底层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因此通常称农村地区来沪工作的人员为“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略微带有歧视成分,近几年开始引用“新上海人”,但是也有群体的限制,通常泛指一小部分扎根在上海,具有稳定收入的人才。外来人员与上海人在生活中相互影响,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在日常的交往中凸显。通过研究上海人对外来人口的接受程度,了解具体的矛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以文化、经济、制度、社会认同为切入点探究外来人员在上海的社会融入现状,研究影响外来人员的因素。通过研究影响上海市外来人口的文化适应及其社会融入源头,有效减少因文化冲突、社会排斥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积极发展以社区为依托,针对外来人口开展的不定期社区活动,从传统的自我适应到协助适应新区域文化。从而,促进外来人口社会融合, 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社工关爱农民工子女路径探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
中国云计算企业发展战略研究+PEST分析
基于干中学理论的员工培训形式与方法研究
互联网语境下上海当代艺...
丹阳飓风物流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分析
研究型高校中试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以华普为例探究连锁超市的配送对策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在中国的品牌营销分析
自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发展研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